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9页 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保健 董场镇中心卫生院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保健指导方案支气管炎常发于冬春季节,咳嗽痰多,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由于病程长,多数患者身体虚弱呈肺气虚体质,尤以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症状最为典型,是一种消耗性疾病,通过饮食调理适当补充营养,则具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的“咳嗽”.“肺胀”范畴,中医辨证常见为:痰浊阻肺证.肺气虚证.中气不足证.肺肾气虚证。 一.痰浊阻肺证病因:肺失宣降,痰浊内停。 临床表现:咳嗽气喘,痰多黏腻,咳出不爽,胸中满闷,恶心纳呆,口淡无味,舌苔白腻,脉滑。 食疗原则:宣肺降气,祛痰化浊。 食疗处方: (一)杏仁蒸鸡原料:母鸡1只,鸡清汤1500毫升,甜杏仁5克,调料适量。 制法:鸡去头颈,从背脊开膛,去内脏,洗净,切块。杏仁用开水稍泡,去衣。将鸡及杏仁同放沙锅内,加鸡清汤.料酒.盐.白糖.胡椒末,隔水煮110天。 (五)芦根枇杷叶粥原料:芦苇根30克,枇杷叶10克(鲜者30克),竹茹2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粳米加水煮粥至半熟。将枇杷叶用布包,与芦苇根.竹茹共煎20分钟,去渣取汁,与白糖倒人粥中,同煮至粥熟。 食法:分2次食用,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六)陈皮薏苡仁粥原料:陈皮6克,薏苡仁30克,粳米50克。 制法:陈皮切细粒。先煮薏苡仁,后下粳米,同煮至米半熟时放人陈皮,继续煮至米熟,加少量食盐调味。 食法:每日1剂,温服。 (七)栗壳双冬饮原料:风栗壳200克,糖冬瓜50克,款冬花15克,桑叶15克。 制法:将风栗壳洗净,用布包,加糖冬瓜(或鲜冬瓜).款冬花.桑叶和清水5碗,同置瓦煲煎90分钟,汤成去栗壳即可。 食法:饮汤食冬瓜。 (八)丝瓜藤汁原料:丝瓜藤120克。 制法:将丝瓜藤切碎.洗净,用水煎2次,每次煎1小时。合并药液,浓缩至100~150毫升。 食法:每日1剂,分3次服,每次50毫升。 二.肺肾气虚征病因:久咳伤气,气不归元。 临床表现:咳嗽喘促,呼多吸少,动则喘息更甚,形瘦神疲,气不得续,汗出,肢冷面青,甚则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心悸不安,舌质淡嫩,苔薄白,脉沉细数。 食疗原则:补益肾气,纳气归元。 食疗处方: (一)鳖炖淮山杞子汤原料:鳖1只,淮山药30克,枸杞子30克。 制法:将鳖用开水烫后,去内脏及头,切块,与淮山药和枸杞子一起放人沙锅内,炖熟即可。 食法:饮汤食用。 (二)紫河车淮山药大补汤原料:紫河车(胎盘)1个,淮山药30克,补骨脂15克,红枣5—8克枚,生姜9克,白酒适量。 制法:先将紫河车洗净,加入开水中烫煮片刻。再用冷水沉漂洗数次,切块后下锅,加酒.姜汁炒透。再在沙锅中加水与药同炖至烂熟,调味后装盘。 食法:分2次服食,每周1~2次,连服10次。 (三)参龟补肾汤原料:草龟1只(任何淡水龟均可用,金钱龟为上品),白参20克,生姜数片,盐少许。 制法:将龟去头及内脏,洗净,放入白参和姜片,加清水6碗,置瓦煲中煲熟,加盐调味即可。 食法:饮汤食肉,可经常服食。 (四)鹿角菜蛤蚧汤原料:鳖1只(约500克),蛤蚧1对,鹿角莱200克,姜.红枣各适量。 制法:将鳖去头及内脏,洗净,斩开,沥水。鹿角菜浸软,洗净。红枣去核,洗净。将全部用料放人滚水锅内,武火煮滚,改文火煲2小时,调味供用。 食法:饮汤食渣,佐餐食用。 (五)核桃肉丁原料:核桃肉lOO克,枸杞子20克,猪里脊肉200克,鸡蛋1个,葱.姜.蒜.盐.油.味精.绍酒.胡椒粉.淀粉等调味料适量。 制法:先将核桃肉用开水浸泡去皮,切丁,入猪油内炸成浅黄色,沥去油。将猪肉切成丁,拌入盐2克.湿淀粉2克.鸡蛋清1个,倒入已烧热的油锅内,用竹筷拨散,倒去多余的油,放人姜.蒜.葱炒香。再加入胡桃肉.枸杞子炒匀,倒人食盐.绍酒.胡椒粉.味精.湿淀粉.肉汤所制备的滋汁,炒匀即可装盘。 食法:趁热食之,佐餐食用。 (六)四仁鸡子羹原料:白果仁.甜杏仁各1份,胡桃仁.花生仁各2份,鸡蛋1个。 制法:白果仁.甜杏仁.胡桃仁.花生仁共研末,取粉末20克与1个鸡蛋煮成1小碗羹。 食法:每日清晨煮羹服用,连服半年。 (七)百合核桃粥原料:百合50克,核桃肉15克,大红枣10枚,粳米50克。 制法:将大红枣去核,与百合.核桃肉和粳米共煮成粥。 食法:早.晚分服。 (八)山芋肉粥原料:淮山药50克,山茱萸40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淮山药.山茱萸洗净后,放人锅内煎取浓汁,粳米同煮粥。 食法:每日服1~2次。 (九)蛤蚧粥原料:蛤蚧2对,粳米500克,盐.葱.米酒.胡椒粉等调味制法:先将蛤蚧去头.足.鳞及竹片,切成小块。洗净后用水.米酒.盐.小火煨烂,后加米煮粥,调入葱花.胡椒粉,候温即可。 食法:分次服之。 三.中气不足证病因:痰湿困脾,脾失健运。 临床表现:咳嗽喘促,咳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