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出口企业免抵退税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为鼓励企业产品出口,增加出口创汇,对部分产品增值税实行免抵退税政策,抵免部分视同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现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将增值税征税率与退税率之差计入产品销售成本,因征税率与退税率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此部分成本应视为固定成本, 参见会计处理方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将该固定成本(设为常数C)即: C=主营业务收入*增值税征税率与退税率之差(公式一) 对出口产品免抵退税影响因素可从以下方面分析,并可作为同行业分析的依据: 一、分析前提条件: 设出口产品增值税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本期生产产品全部销售出口,本期出口产品单证全部收齐并参与免抵退税计算,不考虑内销和汇率变动因素。 二、本期应交增值税额=本期进项税额—主营业务收入×征税率与退税率之差(公式二) 因为不考虑内销收入,就没有内销销项税额,从上述公式可以见:本期应交增值税额即为期末留抵税额。 本期应交增值税额=本期进项税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17%-13%) =本期进项税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4% 本期免抵退税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13% 由上式可知本期应交增值税额本期免抵税额=本期免抵退税额—本期退税额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13%—(本期进项税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4%)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13%+4%)—本期进项税额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17%—本期进项税额(公式三) 实际退税率=本期退税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本期进项税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4%)/本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本期进项税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本期主营业务收入×4%/本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本期进项税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100%—4%(公式四) 从公式四可知实际退税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本期进项税额和本期主营业务收入。 一、不考虑产品的各项期间费用和制造费用,本期进项税额=单位采购成本×增值税税率(17%),即单位采购成本的高低决定本期进项税额。例如: 1、A企业本期生产产品采购成本9600元,进项税额1632元,产品毛利润率定为40%,则主营业务收入应为:(产品采购成本+主营业务收入×4%)/主营业务收入=1—毛利润率,即: (9600+主营业务收入×4%)/主营业务收入=1—40%=60% 主营业务收入=17142.85元。 实际退税率=1632/17142.85×100%—4%=5.52% 2、B企业本期生产产品采购成本9600元,进项税额1632元,产品主营业务收入为12000元,产品毛利润率=(12000—12000×4%—9600)/12000×100%=16% 实际退税率=1632/12000×100%—4%=9.6% 3、A企业本期生产产品采购成本3500元,进项税额595元,产品毛利润率定为40%,则主营业务收入应为:(产品采购成本+主营业务收入×4%)/主营业务收入=1—毛利润率,即: (3500+主营业务收入×4%)/主营业务收入=1—40%=60% 主营业务收入=6250元。 实际退税率=595/6250*100%—4%=5.52% 4、B企业本期生产产品采购成本4200元,进项税额714元,若主营业务收入为6250元, 毛利润率为:(6250—6250×4%—4200)/6250×100%=28.80% 实际退税率=714/6250×100%—4%=7.424% 综上所述: 在单位采购成本相同的条件下,单位产品销售价格(等同于主营业务收入)的高低,决定产品退税率的高低;单位销售价格越高,退税率越低,利润率越高;单位销售价格越低,退税率越高,利润率越低。 在单位销售价格相同的条件下,单位进项税额的高低(等同于采购成本)的高低,决定产品退税率的高低;单位进项税额越高(即:单位采购成本越高),退税率越高,利润率越低;单位进项税额越低(即:单位采购成本越低),退税率越低,利润率越高。 在利润水平相同的条件下,单位销售价格越高,退税率越低;单位进项税额越高,退税率越高。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