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批发商品购进的核算 商品流通企业多涉及商品批发的环节,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一下批发商品购进核算的主要内容。 1.主要账户设置 2.商品购进的核算 【案例】 甲商业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方法,发生如下经济业务:购进香皂1000箱,每箱50元,合计货款50000元,增值税税额8500元。收到运费发票,价税合计888元,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财会部门收到开户银行转来的托收凭证、专用发票、运费凭证,审核无误后,当即承付货款。商品已全部验收入库。 【解析】 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商品采购成本的费用等,核算处理方式: 1.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 2.应当计入商品的采购成本; 3.企业采购商品成本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 (1)增设“进货费用”账户,将进货费用按商品类别进行归集,期末在已销商品和结存商品之间进行分摊 借:库存商品——洗涤用品类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88 进货费用——洗涤用品类800 贷:银行存款59388 会计期末,假定库存商品——洗涤用品类账户期初余额10000元,本月增加100000元,期末余额20000元,进货费用——洗涤用品类账户期初余额为600元,本月增加6000元,按商品存销比例分摊进货费用: 进货费用分摊率=(该类商品期初结存进货费用+该类商品本期增加进货费用)÷(该类商品期初余额+该类商品本期增加额)=(600+6000)÷(10000+100000)×100%=6% 该类结存商品应分摊的进货费用=该类商品期末余额×分摊率=20000×6%=1200(元) 该类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货费用=该类商品进货费用合计-该类结存商品应分摊进货费用=600+6000-1200=5400(元) 根据计算结果账务处理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5400 库存商品——洗涤用品类(进货费用)1200 贷:进货费用6600 下月初,将库存商品中包含的进货费用用红字冲回。 通过进货费用分摊后,主营业务成本账户所反映的是包含采购费用的商品销售成本,库存商品账户反映的是包含采购费用的商品进价。这样,一方面大大简化了逐一计算商品采购成本的工作量(与直接计入采购成本的方法比较);另一方面计算的结果也更为准确,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反映也更为真实(与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比较)。当然也增加了月末的工作量。 (2)计入商品的采购成本 沿用上例,账务处理如下: 借:库存商品——洗涤用品类50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88 贷:银行存款59388 这样,商品购进的入账价格与其他行业存货核算指标口径一致,便于比较分析,同时结转的商品销售成本也是真正意义上的采购成本。计算出来的经营成果也相对比较准确。 但是由于商品流通企业采购的商品品种较多,如果将进货费用在不同的商品品种之间进行分配,势必加大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增加会计核算成本。 (3)计入当期损益 沿用上例,账务处理如下: 借:库存商品——洗涤用品类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88 销售费用800 贷:银行存款59388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便于操作,不必逐一计算采购成本,减少了核算的工作量,但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进货费用计入了当期损益,无论商品流通企业采用数量进价金额核算还是数量售价金额核算,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存货成本都是按买价列入存货项目内,存货成本不真实。 (2)当所购商品没能在当期销售尤其需跨年度销售时,该批商品的进货费用是从其他商品的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的,结转的已销商品销售成本也不是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仅仅是原进价,在编制利润表时,经营成果不准确。 (3)当进货费用较高或进货费用集中的情况下,还会引起年度中利润大起大落,不利于对经营成果进行正确评价。 综上所述,商品流通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当经营的商品品种不多时,可以将进货费用计入采购成本;当进货费用的金额很少时,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一般情况下,应将进货费用先在“进货费用”账户中进行归集,然后在期末将进货费用在已销商品和结存商品中进行分摊。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