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中医肛肠科学》第三节病因病机肛瘘瘘管外口发生于3、9点连线前面距肛缘5cm以内的,其内口在横线前部齿状线处与外口呈放射状相应位置则管道多为直行,超过5cm以上的走行多弯曲,内口多在6点附近;发生于3、9点连线后面的,其管道往往弯曲,且内口多在6点附近。凡瘘管外口距肛缘较远的(>5cm),则其管道也长。环肛而生的马蹄形肛漏,其内口往往在6点附近。二、外治法 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外科之法,最重外治。” 外治用药亦同内治法一样,使用时必须辨证施治。 外敷法—油膏(痔、肛裂、肛肠术后换药)、箍围药(多用于肛周脓肿)、掺药(肛瘘、溃疡、肛肠病术后、肛周皮肤病) 栓塞法—用于痔、肛裂、肛窦炎等肛肠病术后换药; 灌肠法—分通便灌肠和保留灌肠,用于术前肠道准备、便秘、炎症性肠病等; 熏洗法—借助药力与热力的作用使患部经络疏通、气血流畅。常用的有五倍子汤、苦参汤、复方芩柏颗粒剂等,适用于肛肠病急性发作、肛周皮肤病、肛肠病术后等。 针灸疗法—适用于脱肛、肛肠病术后疼痛、尿潴留等。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