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借助数轴“算”出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目前影响最大的税种之一,也是与公民直接相关的税种。引导学生理解这一税种,对于学生认识依法纳税的相关知识具有直接现实意义。然而,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形象深刻的理解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却是教学中一大难点。 故此,有教师发明了“速算扣除法”,来帮助学生做该类型的计算题。具体操作如下: 计算方法:应缴个人所得税=(工资—个人所得税扣除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各级的速算扣除数如下: 全月应税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全月应税额超过1500元不超过4500元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105元;全月应税额超过4500元不超过9000元的,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555元;全月应税额超过9000元不超过35000元的,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1005元;全月应税额超过35000元不超过55000元的,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2755元;全月应税额超过55000元不超过80000元的,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5505元;全月应税额超过80000元的,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3505元。 该方法确实能得出个人所得税金额,但却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超额累进”的涵义,且需要“死记硬背”每段应税额所对应的“速算扣除数”,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符合新课改的目的和要求。 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一直强调要遵循“超额累进税率”的本义,真正让学生一步步“算”出个人工资、薪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所谓超额累进税率,就是指按照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由低到高不同等级的税率,超额部分按相应等级的税率计征。从2011年9月1日起,我国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税率采用由3%到45%的7级税率。具体税率如表1所示: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税额) 税率(%) 1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3 2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3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4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6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7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45 此表,实质上就是一个分段函数,我们假设应税额为横坐标,税率为纵坐标,建立函数图象,如下图: 借助数轴“算”出个人所得税 考虑到部分学生画分段函数较麻烦,也可采用较简单的“数轴法”,借助数轴来计算个人所得税。下面,就结合例题分析“数轴法”的操作步骤: 【例】从2011年9月1日起,我国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税率采用由3%到45%的7级税率(见表1)。假设小张月薪8500元,那么他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A.845元B.1500元C.445元D.1000元计算步骤: 1、确定征税对象数额,即应税额。应税额=工资—个税起征点。 该题中小张的个税应税额=8500元—3500=5000元2、用数轴表示应税额,参照税率表将应税额进行合理分段,并标注各段所对应税率。如图所示: 借助数轴“算”出个人所得税 该题中,小张的应税额为5000元,参照税率表,可将应税额分为三段,即: 借助数轴“算”出个人所得税 3、分别计算各段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并相加求和。 该体中小张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1500元×3%+3000元×10%+500元×20%=445元。因此答案为C项。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天道酬勤嘛!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