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起物流企业用外购油料抵顶运费稽查案例的评析.doc 立即下载
2025-01-03
约3.1千字
约3页
0
5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对一起物流企业用外购油料抵顶运费稽查案例的评析.doc

对一起物流企业用外购油料抵顶运费稽查案例的评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
对一起物流企业用外购油料抵顶运费稽查案例的评析(老会计人的经验)
导读:对《中国税务报》一篇名为《这家企业税负偏高竟是因为偷税,哪里有问题》文章的点评
今年四月的《中国税务报》刊登了一篇名为《这家企业税负偏高竟是因为偷税,哪里有问题?》。该文介绍了某市国税局稽查局与地税局稽查局联合检查,破获的一起物流企业重大偷税案件。
该案整个过程中查与被查双方几经交锋、检查人员也几度“柳暗花明”,情节可谓“一波三折”且非常具有典型性,可谓是税务稽查的活教材!同时,也非常值得推荐给纳税人深入地研究学习。现将该文“浓缩”,给大家介绍并点评如下(标注蓝色字体部分为本人点评):
话说,某物流公司注册于某市,但实际经营地在天津,主要客户为北京某大型进口汽车贸易公司,为其提供商品车运送服务,将其进口的商品车从天津港和上海港发送到全国各地的汽车经销商。该企业将运输业务分包给不同的车队完成。
2015年7月,市国税局、地税局稽查局在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及交通运输企业专项检查工作中对该物流有限公司进行检查。
本案涉案企业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不符,实际经营地在天津,属于异地经营。营改增试点后,交通运输业一般纳税人由适用营业税3%税率提高到增值税11%税率,检查人员将检查重点放在发票管理、收入确认及纳税申报等方面,该企业增值税税负高达9.04%,高税负的实际情况使检查人员心中顿生疑惑,企业是否存在偷税的情况?(广大纳税人看见没有,这里是“高税负”也让检查人员产生疑惑,这样看来税负太高或太低都不好,都会引起税务检查人员怀疑,嗯看来纳税人还真不容易。)经检查,税负偏高的主要原因是该企业在接受的交通运输服务基本都没有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因此抵扣的进项税额较少,造成税负偏高。
未纳税申报、隐匿收入的疑点被排除,税负偏高的原因找到了,那么是否存在虚开增值税发票呢?(是的,看来收入上查不出问题,就只有查发票了)因该企业将部分运输业务分包给不同的车队完成。(此处请大家注意,文章原文并未明确这些所谓“不同的车队”的增值税纳税人身份,但我结合上下文分析,估计八成为“小规模纳税人”)检查人员调取了该企业与某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的合同及原始的业务统计表,查看了系统中运输车辆的全部明细,核实证明运输业务真实性,综合各方面情况,排除了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嫌疑。
至此,在排除层层疑点后,检查工作陷入僵局。面对困难,检查人员没有气馁,(是的,企业收入没有隐瞒,销项发票也没虚开,但检查人员仍未停止检查的脚步)。他们迅速调整战略,很快找到了“切入点”,案情“柳暗花明”。检查人员把所有细节重新过滤一遍,寻找蛛丝马迹,将最容易忽视的问题条条梳理,终于在重重迷雾中找到了线索。(看来我们税务检查的同志们,也是很拼的,都快赶上公安刑侦人员了)。
(这个“线索”就是,)检查人员发现企业购进汽、柴油账中记载了“运输成本外车队用油”取得发票的情况,并抵扣了进项税。表面看来,一切正常,但是,外车队用油为何记入该企业的账上呢?检查人员将这个疑点作为“切入点”,确定了重点检查的方向。(看来这个就是蛛丝马迹了,所以提醒广大纳税人,做账要懂税,否则后果很严重!)。
(同时,文章还特别强调)调查核实的过程可以说是税企双方的博弈过程。检查人员发现的疑点能否作为查清涉税违法事实的突破口,突破知情财务人员的心理防线是案情进展的关键(是的正如本文章强调的,涉案人员心理防线的突破,才是案件的真正的突破口,这是一个从线索到证据的过程,由怀疑到证实的过程,是一切稽查案件进展的关键!但案情进展到这里,正如前面我分析的检查人员只是发现了蛛丝马迹和确定了重点检查的方向,但并未取得能证明企业“偷税”事实的关键证据)。
当检查人员提出“外车队用油为何记入该企业的账上”?会计解释说,为完成运输业务,雇佣外部运输车辆。双方签订协议,外部运输车队提供运输业务的同时,要提供运输业务30%的燃料及过路费票据入账。这种说法看似合理,但检查人员详细阅读合同后发现,按合同约定,该企业付给外部运输车队相应的运费即可,为何还要外部运输车队提供相应的发票呢?外部运输车队发生燃料及过路费不应该在某物流有限公司的账上来列支,对此情况,检查人员又对企业的会计进行了询问,会计不置可否。(此处注意,会计是“不置可否”。其实本案至此,检查人员并未发现企业“偷税”实质性的事实或证据,但由于会计给出的回应不是“积极解释”,而是“不置可否”,看来漫长的检查让这个会计产生了“心理疲倦”,而正是这个“不置可否”让本案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
检查人员凭着职业的敏感,感觉这些购油业务不正常,是不是物流公司向外部运输车队销售汽、柴油而没有计提销项税呢?(但是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物流企业承担油料,委托外运方运输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对一起物流企业用外购油料抵顶运费稽查案例的评析

文档大小:5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