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活学活用存货售价金额法 谈到存货售价金额核算法,很多人印象都不深。其实这种存货核算方法在很多会计教材中都谈到了,只不过因为它既不是重点,又不方便记忆,所以大家才容易忽视它。 售价金额核算法是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被商品零售企业广泛采用的存货核算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进行处理的,平时商品的进、销、存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记入“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期末通过计算进销差价率的办法计算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销售成本。 进销差价率=(期初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售价)×100% 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 举例 某商店某月份的期初存货成本100000元,售价总额125000元;本期购货成本450000元,售价总额为675000元;本期销售收入640000元,已收到支票。对本期购销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假定不考虑增值税): 1.购入: 借:库存商品675000 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450000 商品进销差价225000 2.销售收入: 借:银行存款64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640000 3.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640000 贷:库存商品640000 4.计算进销差价率: 进销差价率=(25000+225000)/(125000+675000)×100%=31.25% 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640000×31.25%=200000(元) 根据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冲转销售成本: 借:商品进销差价20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200000 解析 1.如何方便记忆呢?一定要比照“计划成本法”进行记忆,把它看作一种特殊的“计划成本法”,只要你将“售价”视为“计划价”,“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比作“材料成本差异”科目,那么有关过程和账务处理都很容易理解了。将“售价”作为“计划价”,省去了编制计划价的工作量。 其实,就连“实际成本法”也可以理解为是以“进价”为“计划价”,产生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为零。 2.售价金额法并不是一种单独的存货计价方法,其实它是“零售价法”的一种账务处理方式。笔者这里不再对“零售价法”进行赘述。 3.会计教材上一般不涉及同一种商品售价调整对售价金额核算法账务处理的影响,账务处理其实很简单,按照售价调整对库存商品售价影响总金额,借记或贷记“商品进销差价”,贷记或借记“库存商品”。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天道酬勤嘛!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