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内部审计中,如何正确运用审计依据? 内部审计中,审计人员会遇到被审计单位的人对审计报告中的问题定性、问题描述甚至问 题本身提出异议。被审计单位提出异议的原因之一就是审计依据不准确,或者审计依据不 充分。 首先,我们来看看内部审计运用的审计依据都有哪些? 一是国家法律法规。国家的法律法规适用的范围很广。例如《会计法》在财务审计中就 很容易被引用。不过国家的法律法规具有极强的严肃性,一旦被审计人员在审计问题中引 用,被审计单位一般会觉得比较敏感。 二是行业的规定、指导意见等。每个行业都会出台一些规定、指导意见来规范行业内企 业组织的经营行为。企业组织在实际经营中,难免会触碰到行业禁止的经营行为,这时 候,内部审计人员就要指出来。尽管被审计单位会讲,内审部门和经营部门也都是同一个 组织的,被审计单位所做的违反行业规定的行为也是受市场环境的影响,也是为了生存, 但是内部审计人员要站在组织的整体利益上,为组织避免外部监管风险。规范经营,并不 是阻碍组织发展的刹车器。 三是组织制定的规章制度。越是成熟的企业组织,其规章制度越是健全。规章制度越是 健全,审计人员越是容易找到审计依据。 四是内部控制原则。还有一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没有明确指出,但是违反内部控 制原则的经济事项,审计人员要通过分析、判断,把具有重大风险的事项揭示出来。 那么,审计人员如何运用好审计依据呢? 一是,熟悉审计依据所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有时候,审计人员明明觉得 某个经济行为有问题,可就是找不到相应的审计依据,这就是对法规、制度等不够熟悉。 二是,能够对解析地看待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所谓解析,就是审计人员在深入 了解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的基础上,能够分析解构,能够较严谨地和经济行为对应 起来。 三是,能够辩证地看待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尤其是企业组织制定的一系列规章 制度,其中不一定完全的合理或者符合实际情况。审计人员在引用审计依据并指出审计问 题后,要考虑被审计单位的的实际经营情况和问题如何整改。 四是,发展地看待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市场经济下,影响企业组织的外部因素 变化很快。企业组织也在不断地通过组织创新、产品创新、经营创新等进行变革,以适应 市场的变化。很多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已经是很多年前制定的了,是否符合现在的 市场环境,审计人员也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审计人员在与被审计单位沟通时,不要像权力部门那样,直接搬来法规、条例来指出问 题的存在,而是要把审计依据和审计发现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出问题的风险、影响。 无论怎样,正确地运用审计依据,将增加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更有效地说服被 审计单位。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