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出口商品增值税的避税筹划 出口企业如何进行出口货物退(免)税税收筹划并能达到预期目标,是税收筹划的难点和关键。根据多年的出口货物退(免)税工作实践,现将出口货物退(免)税税收筹划的方法和思路作如下介绍:一、调整出口货物的经营品种(一)提高退税率较高的货物的经营比重作为外贸出口企业,收购征税率相同但退税率不同的货物出口,退税率高的货物比退税率低的货物盈利大。所以,应提高退税率较高的货物出口比重。这个道理很浅显,但作为一个有固定客户、有固定业务,熟知某一行业的外贸出口企业,随意改变货物的经营品种并非是一件易事。因此,这种方法受到了一定限制。(二)提高属消费税征税范围内的货物的经营比重一般来说,作为外贸出口企业,提高属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货物出口比重,其收益比非消费税征收范围内的货物要大得多。收购属消费税范围内的货物出口,不光能得到增值税退税,而且能获得消费税退税,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出口成本。当然如前所述,并非每一个外贸出口企业都可随意提高这一比重。这种方法也受到一定限制。二、改变经营方式(一)改变货物经营收购方式一般地,外贸出口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用于出口比从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用于出口的盈利高。这是因为,在当前出口货物的退税率小于征税率的情况下,从小规模纳税人进货,征税率为6%(农产品、煤炭除外),退税率也为6%,不会因征退税率不同而产生的增值税差额大于出口成本;而从一般纳税人进货,货物退税率低于征税率,其产生的增值税差额要计入出口成本中,两相比较,前者进货方式下出口成本较低,盈利高。(二)改变贸易方式出口企业发生了国外料件加工复出口货物业务,可采取三种贸易方式:一是国外料件正常报关进口,缴纳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或增值税及关税,加工复出口后再申请退还增值税或消费税;二是进料加工方式,加工货物复出口后,可申请办理加工及生产环节已缴纳增值税的出口退税;三是来料加工方式,免征加工费的增值税,对其耗用的国产辅料也不办理出口退税。毫无疑问,从税收筹划上讲,第一种方式应舍弃。至于第二种、第三种方式,个体选择何种方式最为合适,还必须进一步作以下分析:1.作为外贸出口企业,在加工复出口货物耗用的国产料件少的情况下,应选择来料加工,虽可办理增值税退税,因退税率低于征税率,其增值税差额要计入出口货物成本,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来料加工方式业务成本较大;反之当料理件加工使用的国产料件较多时,因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可办理出口退税,虽然仍存在因退税率低于征税率而增加了出口货物成本,但与来料贸易方式下相比,当耗用的国产料件数额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前者业务成本会等于甚至小于后者的业务成本。因为,在来料加工方式下,耗用的国产料件超多,因其不能办理退税,会存在出口成本随着国产料件数量的增加而增大的现象。另外,作为对外贸易出口企业,在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又可因料件进口后是委托加工还是作价加工两种情况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一般地,在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选择委托加工比作价加工好。[案例]九江新河外贸公司2002年7月开展进料加工业务,免税进口料件已经海关和税务机关监管,如果海关核定的进口料件免税组成计税价为200万元,外贸企业以委托加工方式委托其他企业加工,加工费为100万元,货物出口后可办理出口退税则为9万元(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9%);如果该企业将免税进口的料件作价销售给其加工企业加工,然后再购回成品出口,假设该外贸企业以200万元作价销售给生产企业加工,以300万元(货物增值仍为200万元)购回出口,则可办理出口退税-7万元(300×9%-200×17=-7万元),即不但不退税还应补交7万元的增值税。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退税率低于征税率。2.作为生产企业,若开展国外料件加工复出口业务,如上分析,在出口货物耗用的国产料件少情况下,应选择来料加工方式;反之,则应选择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另外,在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实行免抵退税收管理办法比实行先征后退管理办法,其加工业务成本要低得多。实际上,按公式计算,现两种管理办法下出口货物的增值税负是相同的,但是,因先征后退管理办法出口货物退税的程序是先对其征税,然后再退税,无疑会占用生产企业流动资金,增加资金成本;而免抵退管理办法下,不仅不存在这个问题,而且因出口货物应退税额抵减了当期内销货物的应纳增值税税额,而减少了企业增值税金的占压,进而大大降低了资金成本。上面分析了不同贸易方式或者不同计税方法对企业成本的影响。从统筹兼顾原则考虑,出口企业是采用来料加工方式还是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还有一个货物所有权和货物定价权问题。来料加工方式下,料件的所有权和成品的所有权属外商所有,承接来料加工的企业只收取加工费即通常所称的“工缴费”,出口企业也没有成品的定价权利;但进料加工下,料件和加工成品的所有权及定价都属于承接进料加工的出口企业,因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