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的探索性研究-0.doc 立即下载
2025-01-04
约3.2千字
约6页
0
2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创业板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的探索性研究-0.doc

创业板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的探索性研究-0.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创业板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的探索性研究


1.研究背景
本世纪初,美国发生的安然、世通等重大财务舞弊案,向业界彰显了内部控制失效导致信息披露失真的严重性。美国在2002年颁布了《萨班斯法案》,首次提出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的要求,随之陆续颁发内部控制审计准则。我国于2008年5月和2010年4月,分别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确立了我国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创业板市场是与主板市场相对应的一个完全独立的证券市场,专门为高科技领域中运作良好、发展前景广阔、成长性较强的新兴小企业提供融资的场所。但由于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家族企业居多,其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基础相对薄弱,内部控制建设不到位问题非常突出。因此,内部控制审计在创业板市场的尽快实施对提升我国创业板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完善信息沟通具有深远的意义。
2.在创业板公司推行内部控制审计的难点分析
2.1理论层面:有些冷清的理论研讨氛围
在创业板公司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已成定局,但在真正实施之前,确实有许多相关理论需要研讨和界定。比如,对内部控制审计对象如何界定?需要将哪些环节纳入审计对象?到底是审计创业板公司所有的内部控制还是仅对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又如,创业板公司经营特性差异明显,内部控制规范如何建设更趋于合理?主要控制环节如何确定才能克服目前创业板公司控制环境松散、信息沟通不畅、授权分工模糊、监督运行不力等一系列问题?又如,评价时确定的内部控制缺陷如何清晰定性?以确保最终的审计意见更具有说服力等等。
2.2政策层面:缺少适当的执业标准
目前,内部控制审计从财务报表审计中独立出来,成为了一项单独的审计鉴证业务,并在主板市场已顺利实施。对创业板公司,现在开展的是内部控制审核业务,在审计程序、对证据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保证程度方面都不及审计业务的要求高。从风险性来讲,创业板公司比主板上市公司风险更大,对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需求迫切性更高。但是,由于创业板市场建设时间短,许多实施条件正在筹备中。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在主板上市公司施行的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主要针对大中型企业制定的执业标准,对于创业板市场的小规模企业并不适应。像美国PCAOB2009年1月发布了《小规模上市公司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使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更容易随企业的规模进行调整,适合于创业板公司等小规模企业。同时,我国创业板公司内部控制建设较为松散,小规模企业的内部控制规范也是空白,因此,这方面的建设同样需要开展。
2.3人员和技术层面:相对欠缺的人员素质
对于内部控制审计,国内外多采用高效率、低成本的整合审计方式,即注册会计师将内部控制审计业务与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一起实施,由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来完成。这就意味着为创业板公司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几乎都是中资所。即使在主板市场,我国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时日也不长,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尚有很大差距。加之创业板公司多为高科技企业,其技术特征反映在其产品开发、生产经营、投资等各项活动中。如果注册会计师对相应的科技知识及其规律不了解,势必无法准确判断问题及风险领域,也就不能及时正确地进行控制风险评价。这必然妨碍审计效率和效果。因此,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素质与能力,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2.4客户层面:消极的建设态度
由于创业板公司多为民企,管理层长年以来形成了独断、随意的决策风格,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存在一定的偏差,相对来说不是很重视。还有,公司原有的控制基础较弱,在控制环境、信息沟通、风险评估、控制活动、控制监督等方面存在很多薄弱地方,若想完善内部控制,势必会大大增加公司的营运成本。还有关键一点,创业板公司的治理层和管理层对投机、逃税等违规行为常常抱有侥幸心理,加强控制建设,势必对其形成有效制约。基于上述原因,多数创业板公司的管理层默认了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创业板公司完善的内部控制建设毕竟是内部控制审计实施的基础,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审计推行的时间进程。因此,我们应从政策、规范方面入手,以加快创业板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步伐。
3.相关建议
3.1合理设计创业板公司等小规模企业的内部控制规范
建议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等有关机构根据创业板及中小板块市场的特点,及时出台针对小规模企业的内部控制规范。其内容上可突出以下特性:一是小规模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不应追求全面,而应讲求重要性及有效性。二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调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行为规范,要求诚实守信、勤勉尽责,以在最高层次上保证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三是突出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创业板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的探索性研究-0

文档大小:2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