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宿主 内环境外环境 (土壤、空气、水等)人口压力!全国土壤沙漠化面积每年以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大!黄河的河床在不断抬高,20世纪70~90年代曾出现多次断流现象!生物进化论的奠基者达尔文在他的名著《物种起源》中,讲述过“猫与三叶草”的故事,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将其演绎为“英国海军的强大与老处女”的故事。“英国海军的强大与老处女”“英国海军的强大与老处女”“英国海军的强大与老处女”↑众多抱独身主义的老处女喜欢养猫“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宿主 内环境外环境(正常微生物群)由于对人体微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临床上滥用、泛用抗菌药物而诱发的菌群失调屡见不鲜,如假膜性肠炎、败血症、医院获得性肺炎等,对病人、医院和社会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或负担。为了维护人类健康,不仅要保护宏观生态的平衡,而且要保护人体微生态平衡。一、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与生理作用二、微生态平衡三、微生态失调的分类四、微生态失调的诱因五、微生态失调的防治一、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及生理作用正常菌群在宿主出生后,即在体内建立并持续存在,有规律地定居于特定的部位,成为宿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个健康成年人大约有1013个体细胞,而全身定植的正常微生物总数高达1014个,主要分布于皮肤、口腔、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80%正常菌群寄居在肠道中,大约有400~500种微生物。每克干粪便有1011~1012个细菌。在正常状态下,正常菌群对宿主不表现致病作用,对其宿主有益无害,而且是必需的。正常菌群组成“统一战线”,对保持人体生态平衡和内环境的稳定有重要作用,主要生理作用有:(1)生物拮抗作用(4)排毒作用一、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与生理作用二、微生态平衡三、微生态失调的分类四、微生态失调的诱因六、微生态失调的防治二、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平衡(microeubiois)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动态的●生理性组合一、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与生理作用二、微生态平衡三、微生态失调的分类四、微生态失调的诱因五、微生态失调的防治三、微生态失调的分类1、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Ⅰ度失调:为可逆性失调引起二重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如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等)和白假丝酵母菌为多见。二重感染大多发生在用药后2~3周,发生率为2%~3%,主要表现为消化道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假膜性肠炎)、医院获得性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等。W,GG,21岁,因咳痰、发热而入院,静脉滴注第三代头孢菌素,每天6g,连用4d无效。第4d换用林可霉素治疗,患者出现寒战,烦躁不安,意识障碍,腹痛,大量水样腹泻,逐渐频繁,并见大量白色膜状物,镜检发现有大量革兰阳性粗大杆菌。问题:1、新出现的腹泻最可能由什么细菌引起?2、如何治疗该疾病?假膜性肠炎是较为严重的抗生素相关性肠炎,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发热。常出现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或停药后1~2周。假膜性肠炎主要由艰难梭菌引起。艰难梭菌是人体肠道正常菌群。因使用抗生素不当,耐药的艰难梭菌大量繁殖,释放毒素A和B,引起肠液分泌,黏膜损伤和假膜的形成。除了甲硝唑和万古霉素外,几乎所有抗菌药物和多种抗肿瘤化学制剂可诱发艰难梭菌性假膜性肠炎,但以广谱青霉素、头孢菌素和林可霉素最为常见。若发生二重感染,应立即停用正在服用的抗菌药物,同时对检材培养中的优势菌进行药敏试验,以选用敏感药物治疗。假膜性肠炎的治疗关键措施●立即停用日前服用的抗生素●加强支持疗法,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禁用止泻药●重症患者或持续不愈者,可首选口服甲硝唑,如无效,换用万古霉素。●可联合使用微生态制剂,协助调整菌群的类型和数量,加快恢复原有的微生态平衡。二重感染的病原菌常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而病人抵抗力因原发病和(或)原发感染而显著降低,因此,二重感染常难以控制,呈急性状态,病情凶恶,病死率较高。正常菌群由原籍生境转移到外籍生境或本来无菌生存部位的现象。1、老区转移:正常菌群由原籍生境向其他有正常微生物群定植的部位转移。2、新区感染:正常菌群由原籍生境向本来无微生物定植的部位转移。如败血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內膜炎。动物或昆虫体内的正常菌群转移到人类的现象。 ●虫媒方式 ●经口方式正常菌群之间、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的微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正常菌群就可能转化为条件致病菌,引起内源性感染。近年来,内源性感染呈不断上升趋势。一、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与生理作用二、微生态平衡三、微生态失调的分类四、微生态失调的诱因五、微生态失调的防治影响微生态失调的因素:●宿主:主要是屏障结构和免疫功能异常的影响●正常菌群:抗生素的干扰作用是巨大的(1)免疫力降低: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结核病、肿瘤、糖尿病等)、烧(烫)伤、化疗、放疗、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2)物理因素:一切破坏正常生理结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