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认定-做的高新事-但主体不一定可以申报高新技术企业.doc 立即下载
2025-01-05
约3.1千字
约6页
0
2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新认定-做的高新事-但主体不一定可以申报高新技术企业.doc

高新认定-做的高新事-但主体不一定可以申报高新技术企业.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新认定:做的高新事,但主体不一定可以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假高新虽然总在喊打,却是在落实中并没有得到普遍性的“扫荡”,中介机构出具的不真实的高新审计报告,中介机构设计的包装(指假的包装),更是推手,享受着包装的税收优惠,这个利益链条,也应是政府部门打假的一部分。
但是,现实当中,发生着一种特殊的事实,如某中国的软件供应商,应企业的要求,开发设计某一高新的软件产品,本来呢,这个技术是供应商做的,但是呢,由于是委托研发,因此研发费用是属于委托方的,委托方可以进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这是不是会真正鼓励中国技术的发展呢,一定程度上看,有多少委托方,就可能存在多少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主体(核心东西更多是一致的),国家给的税收优惠面大了,但真正的技术其实就只是一次,后面的更多是优化或包装,甚至直接复制大多内容。这不应是鼓励高新的出发点,而应考虑更智慧的方式来处理,而不仅仅看是谁花钱。
小编不想多写,只是想通过两个附件来告诉大家一些高新认定的事,下次小编将总结一下收入口径的问题及税务机关如何自己来发现假高新的方法,既然现实当下,多是没有人管,那税务就多担当点吧。
附件一:总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修订和企业所得税优惠项目收入口径问题的研讨会在肥召开
4月1-3日,国家税务总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修订和企业所得税优惠项目收入口径问题的研讨会在合肥召开。总局所得税司副司长刘宝柱,省局副局长曹剑,总局所得税司有关处室负责同志,部分省国、地税局所得税处处长出席会议。
会议针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讨论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修订意见稿)》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修订意见稿)》,强调了出台这两个文件的重要意义,完善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流程的整体框架,为下一步更好规范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会议还讨论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优惠项目收入范围问题的公告(讨论稿)》的发文背景、适用范围等内容。
附件二:财政部网站关于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服务收入界定的探讨
为了扶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称《指引》)对高新技术企业予以认定,而一旦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则会享受税收减免等多项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因此每年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倍受企业和社会的关注。
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资格的重要指标。《办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在此次对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中,我们发现部分企业在申报中有扩大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范围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高新技术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不能一一对应,难以确认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如某公司申报的研发项目有三个,高新技术产品只有一种,统一称作PLC可编程控制器系统,三个研发项目的自主知识产权均为从外部购入的五个专利技术,其中三项专利转让不符合《办法》的相关规定,因此符合《办法》规定的自主知识产权只有两项专利。如果按照使用这两项有效的专利技术认定该公司高新技术产品收入为1‚568万元,占该公司当年总收入的19%。而企业称可编程控制器使用全部五项或其中某几项专利技术,故将可编程控制器的收入4‚815万元全部确认为高新技术产品收入,这样一来,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当年总收入的比例刚好达到60%。
第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只占总承包收入的一部分,而企业将总承包收入确认为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如某些研究设计院改制为公司后,业务范围除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外,增加了工程总承包业务。这类公司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应为研发的新技术转让收入或应用新技术的设计费收入,但企业在申报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时,将含有新技术、新工艺的工程项目总承包收入全部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而总承包收入中绝大部分为建筑安装、设备收入,新技术、新工艺设计费收入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以某单位2005年至2007年度的经营情况为例,新技术、新工艺设计费收入分别占当年收入的17.71%、17%和16.29%,远小于《办法》规定的60%比例要求。
上述情况直接影响单位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进而影响其能否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指引》中规定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为“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开展研发活动,形成符合《重点领域》要求的产品(服务)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技术承包收入:包括技术项目设计、技术工程实施所获得的收入。”我们认为,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应为高新技术应用到符合《办法》要求的重点领域的产品(服务)本身所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新认定-做的高新事-但主体不一定可以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文档大小:2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