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doc / 文档详情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doc 立即下载
2025-01-05
约4.1千字
约4页
0
3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doc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85

为防止氢气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避免国家财产遭受损失,本标准对氢气使用的安全技术作出规定。本标准适用于瓶装氢气为气源的供氢站、供氢装置和供氢作业。使用氢气除执行本标准外,其他未作规定的问题,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1名词术语1.1氢站汇流排间、实瓶间和空瓶间的统称。1.2供氢装置(或称供氢系统)贮存、输送氢气的设备、管道和附件的组合体。1.3气瓶空瓶和实瓶的统称。1.4实瓶在一定充灌压力下的气瓶,一般以40升水容量,150公斤力/厘米2压力计算。1.5空瓶无压力或在一定残余压力下的气瓶。1.6集装瓶用框架固定的若干气瓶的组合单元。1.7放空管向大气中直接排放氢气的设施。1.8阻火器防止氢气回火的一种安全装置。1.9含湿氢气具有一定相对湿度,且在输送过程中能达到饱和并析出水分的氢气。1.10明火地点室内外有外露火焰或赤热表面的固定地点。1.11散发火花地点有飞火的烟囱或室外的砂轮、电焊、气焊和电气开关等固定地点。2供氢站2.1供氢站在厂区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2.1.1供氢站宜布置在厂区的边缘,车辆出入方便的地段,并尽可能靠近主要用氢地点。2.1.2供氢站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2.2供氢站应采用独立的单层建筑,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不得在建筑物的地下室、半地下室设供氢站。当实瓶数量不超过60瓶时,可与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用氢厂房或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非明火作业的丁、戊类厂房毗连,但毗连的墙应为无门、窗、洞的防火墙。供氢站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注:①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按相邻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如外墙有凸出的燃烧物件,则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贮罐、变压器和防火间距应从距建筑物最近的外壁算起。②供氢站与其他建筑物相邻面的外墙均为非燃烧体,且无门、窗、洞及无外露的燃烧体屋檐,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25%。③固定容积可燃气体贮罐,应按其水容量(米3)和工作压力(公斤力/厘米2)的乘积,按本表水槽式贮罐的要求执行。④供氢站与架空电力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电线杆高度的1.5倍。2.3供氢站厂房的防爆设计应按TJ16—7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中泄压面积与房间容积的比值,不应小于其上限值。2.4供氢站屋架下弦的高度不宜小于4米(集装瓶站房的高度不宜小于6米)。2.5房顶应做成平面结构,防止出现积聚氢气的死角。地坪尽可能做到平整、耐磨、不发火花,且与装卸平台等高。2.6汇流排间、空瓶间和实瓶间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2.6.1汇流排间、空瓶间和实瓶间应分别设置(集装瓶站房除外)。汇流排间可以通过门洞与空瓶间或实瓶间相通,但各自必须有独立的出入口。2.6.2当实瓶数量不超过60瓶时,空瓶、实瓶和汇流排可布置在同一房间内,但实瓶、空瓶应分别存放。空(实)瓶与汇流排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2米。2.6.3汇流排间、空瓶间和实瓶间不应与仪表室、配电室和生活间直接相通,应用无门、窗、洞的防火墙隔开。如需连通,应设双门斗间,门采用自动关闭(如弹簧门),且耐火极限不低于0.9小时。2.6.4空瓶间和实瓶间应有支架,栅栏等防止倒瓶的设施。2.6.5汇流排间、空瓶间和实瓶间内通道的净宽应根据气瓶的搬运方式确定,一般不宜小于1.5米。2.6.6汇流排间应尽量宽敞。汇流排宜靠墙布置,并特设固定气瓶的框架。2.6.7实瓶间应有遮阳措施,防止阳光直射气瓶。2.6.8空瓶间和实瓶间应设气瓶装卸平台。平台的高度由气瓶运输工具确定,一般高出室外地坪0.4-1.1米,平台的高度为1.5-2米。平台上的雨篷和支撑应采用非燃材料。集装瓶站房应设防爆起重设施。2.7室内必须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氢气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积比)下同。建筑物顶部或外墙的上部设气窗(楼)或排气孔。排气孔应朝向安全地带,室内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小于三次,事故通风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得小于七次。2.8电气设备的选型、配线和接地应符合国家《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2.9供氢站应有防雷措施。3.10按GB2894—82《安全标志》的规定在供氢站周围设置禁火标志。3供氢设置3.1氢气瓶氢气瓶的设计、制造和检验应符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要求。3.2集装瓶3.2.1每单元总重不得超过2吨。集装夹具、吊环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9。气瓶、管路、阀门和接头应予以固定,不得松动位移,管路和阀门应有防止碰撞的防护装置。3.2.2总管路应有两只阀门串联,每组气瓶应有分阀门。3.3固定容积贮气罐3.3.1贮气罐应设放空阀,安全阀和压力表。凡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1公斤/厘米2时,其设计、制造和检验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的要求。
3.3.2贮气罐的基础和支承必须牢固,且为非燃烧体。3.3.3贮气罐的地面应高于相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

文档大小:3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