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所得税费用几点概念的简易理解 所得税费用几点概念的简易理解如下所示: 1.应纳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差别 (1)应纳所得税额就是你应该交给税务局的税款,就相当于是你孝敬给婆家的见面礼一样,见面礼是谁说了算呢?是税务局说了算!所得税其实是税务局方面要求当期缴纳的税款,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2)所得税费用是当期会计上应该确认的费用,也就是说税务局让你交多少钱,不一定都是你当期的费用,原因就在于税务局和会计处理有的是不一样的,那么一般情况都是需要纳税调整的。这就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应纳所得税额+递延所得税 2.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其实重点不在所得税上,而在于递延上,所谓递延就是当期不确认为所得税费用,而是要以后进行确认的。之所以出现递延所得税,是因为税法上让你缴纳的所得税不一定是会计上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两者的差异应该怎么办?通过递延所得税来解决。所谓的递延所得税就是说当期税务局和会计打架了,递延所得税来化解矛盾了,所有的差异以后慢慢处理。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 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当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 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当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本质就是说当期税法上不允许会计扣除,允许以后在税前扣除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意思就是说当期不需要,以后的这部分收入才需要纳税。。 假设你有一个企业,你这个企业一年就只有一笔买卖。 在2010年12月做成,但是要在2011年1月才收到钱(企业常见业务模式),跨年了,麻烦来了。财务上根据权责发生制,认为合同本身就是钱,买卖签订的2010年就有收入了。税务上根据收付实现制,认为钱拿到手才是真的有,他们认为2010年什么事都没有,和谐美满。 2010年就会出现一笔的偏差。假设这笔买卖有100块利润,假设公司全年就这么一笔买卖,所得税率25%。 借:所得税费用25。(这是财务上的认为,是你应该期末披露给围观群众的数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0,(这是税务局认为的,是你该给国家的钱。) 这个分录明显在税务局这块有些不对头,正常情况也应该是25,但又不能给税务局白塞钱,你给了人家也不收。所以就用递延所得税负债代替应交税费,用新负债科目,代替原来的、不能使用的负债科目,把此笔负债保留在企业账上。 借:所得税费用25(损益科目) 贷:应缴税金/费——应缴所得税0(如果这个负债科目不能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25(就换一个谁都看不懂的名字蒙混过去) 第二年把这个科目再转回成应交税费科目。这个时候,就只交钱就行,损益上年就确认了。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25(把这个不知道是什么的负债科目) 贷:应交税费——所得税25(转成大家都懂的负债科目) 借:应交税费——所得税25 贷:银行存款25(交钱) 3.递延所得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2006年新的会计准则中,将原有的“递延税款”科目,更名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根据应税暂时性差异计算的未来期间应付所得税的金额。 或者理解: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意思就是说当期多确认了所得税费用了,相当于是少交了所得税,那么多确认的所得税费用怎么办?同样想起了预提费用这个科目了,属于负债性质,那么就是递延所得税负债了。 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说当期会计上多扣除了,也就是相当于是当期多交了所得税了,那么多交的部分怎么办?想起了之前的待摊费用了,那么在这里就是递延资产性质了,以后摊销到所得税费用中,因此叫做递延所得税资产。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