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纳税亏损的会计处理(二) 某企业1992年初递延税款帐户无余额,企业上年末投入使用一项田定资产,原值80万元,不考虑净残值,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会计折旧年限8年,税法折旧年限4年。如果8年间企业一直适用30%的所得税率,并且假设企业在发生纳税亏损的年度,没有足够的理由确信亏损转后的期间内能有足够的纳税所得,在这种情况下,有关损益资料及纳税亏损的会计处理结果见下表(单位:万元)。 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合计 会计折旧101010101010101080 税法折旧20202020000080 时间性差额-10101010101010100 未折扣的税前会计利润1001201509040-5060-3050530 税前会计利润901101408030-6050-4050450 纳税所得801001307040-5060-3050450 所得税(负号为贷记)801101408030-6050-4050450 递延税款(负号为贷记)-3-3-3-339-330 应交所得税243039211236135 1997年企业会计上发生亏损60万元,但会计折旧10万元,而税法无折旧,企业纳税亏损为50万元。虽然发生亏损,但因递延税款帐户有贷方余额,企业仍可继续转销时间性差额(折旧费)10万元, 即: 借:递延税款30,000 贷:所得税30,000 此后,递延税款帐户还有贷方余额6万元(-3-3-3-3+3+3)。 尽管当年的纳税亏损为50万元,但企业只能确认20万元而不是50万元的未来可抵减时间性差额(另30万元暂时不能确认税款的减免),即可确认6万元而不是15万元的所得税利益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税款60,000 贷:所得税60,000 1998年企业纳税所得60万元,足以抵补上一年的亏损,补亏后的纳税所得为10万元,企业应作以下两笔分录: (1)继续转销时间性差额(折旧费)10万元: 借:递延税款30,000 贷:所得税30,000 (2)转销1997年纳税亏损而形成的时间性差额20万元,同时将上年30万元亏损作为当期的永久性差额,根据10万元纳税所得确认当期的应交所得税: 借:所得税90,000 贷:递延税款60,000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0,000 以上两笔分录合在一起就是表中数字。这样,截止1998年底,递延税款帐户有3万元贷方余额,企业1999年可以把剩下的时间性差额10万元(折旧费)对应的递延税款转销完,但当年的纳税亏损30万元就不能确认为所得税利益了,只能在2000年作为永久性差额,调减纳税所得和税前会计利润,把6万元的应交所得税作为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笔者认为,将纳税亏损确认为亏损当年的所得税利益,并末违背谨慎性原则,也末高估资产和收益。因为采用这种处理方法时遵循了一定的标准:定性标准,即“有合理的把握证明在亏损转后的期间内有足够的纳税所得”;定量标准,即递延税款帐户有无贷方余额。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在一些具体问题,如资产评估增值和投资分回利润的处理方法上,巴基本与国际惯例及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如果在纳税亏损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上,能够既考虑中国实际情况又借鉴国际惯例和经验做法,将使我国的所得税会计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天道酬勤嘛!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