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小班音乐律动教案模板《大母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大母鸡》的旋律和歌词,能够跟随音乐做简单的律动。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兴趣。 3.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大母鸡》的旋律和歌词,能够跟随音乐做简单的律动。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做到动作协调。 三、教学准备 1.教学材料:歌曲《大母鸡》音频、歌词卡片、图片等。 2.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播放歌曲《大母鸡》,引导幼儿倾听,感受音乐的节奏。 (2)教师出示大母鸡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引发幼儿兴趣。 2.歌曲学习 (1)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大母鸡》,重点指导歌词和旋律。 (2)教师与幼儿一起分析歌曲节奏,引导幼儿掌握节奏感。 (3)教师分段教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每一段的旋律和歌词。 3.律动创编 (1)教师示范律动动作,引导幼儿模仿。 (2)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创编出适合歌曲的律动动作。 (3)幼儿跟随音乐,独立完成律动。 4.合作表演 (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如铃鼓、沙锤等。 (2)教师引导幼儿合作演奏,为歌曲《大母鸡》伴奏。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表演,展示合作成果。 5.游戏巩固 (1)教师设计“大母鸡找小鸡”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歌曲和律动。 (2)教师与幼儿一起参与游戏,增进师生互动。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学习心得,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 1.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3.教师要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歌曲《大母鸡》,还掌握了简单的律动,培养了节奏感和音乐兴趣。在合作表演环节,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 重难点补充: 1.教学重点补充: (1)教师通过互动问答,引导幼儿关注歌曲中描绘的大母鸡的特征,如:“大母鸡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呀?”“大母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2)通过肢体动作的模仿,让幼儿感受和理解大母鸡的动态,如:“大母鸡是怎么走路的?我们来模仿一下好吗?” 2.教学难点补充: (1)教师利用歌词卡片,逐句教唱,并询问幼儿:“这首歌里大母鸡都做了些什么呀?”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2)设置简单的节奏练习,如拍手或跺脚,引导幼儿感受并跟随节奏,同时询问:“我们怎么才能跟上音乐的节奏呢?” 教学过程补充: 1.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过鸡叫声吗?今天我们来听一首关于大母鸡的歌曲,你们准备好了吗?” 2.歌曲学习 教师唱一句,幼儿跟唱一句,教师:“我们一起唱,大母鸡(幼儿跟唱),咕咕哒(幼儿跟唱),看我们能不能跟上音乐的节奏。” 3.律动创编 教师:“现在我们来动一动,大母鸡是怎么找小鸡的?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呢?” 幼儿自由发挥,教师选取几个动作进行组合。 4.合作表演 教师:“我们已经学会了歌曲和律动,现在让我们一起拿着乐器,为大母鸡的歌声伴奏吧。” 教师引导幼儿:“谁愿意来敲铃鼓?谁愿意来摇沙锤?我们一起来配合。” 5.游戏巩固 教师:“大母鸡找不到小鸡了,我们来帮帮她,一起玩个游戏吧。” 游戏中,教师:“大母鸡要飞到小鸡那里去了,咕咕哒,咕咕哒,你们准备好了吗?” 教师:“今天我们做得太棒了,每个人都表现得很好,你们觉得自己学到了什么?有没有觉得音乐很有趣呢?” 幼儿分享,教师给予肯定:“是的,音乐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愉快,也可以让我们学会合作。” 注意事项: 1.注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反应和参与度,有的孩子可能对音乐不太敏感,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引导。 2.调整教学节奏,对于接受能力较慢的孩子,可以适当放慢速度,确保他们能够跟上。 3.针对不同孩子的性格特点,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内向的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一对一指导。 4.在合作表演环节,注意分配角色和任务,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乐趣。 5.保持教室环境的安全,尤其是使用乐器时,要确保孩子们能够安全地使用,避免发生意外。 6.多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孩子,让他们在音乐律动中建立自信,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