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1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6太阳-人教部编版太阳五年级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第 16课《太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主要依据单元目标和课后题设计) 一、日积月累 (教学重点) (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菌”“抵”“兽”“殖”“蔬”“蒸”“较” (1)趣味识字:“菌”猜谜:小禾苗在窗口里望着头上的小草。(2)易读错字:“兽”“殖”“蔬”是翘舌音。比较中的“较”读四声,不要读成一声。 (3)多音字差(“差不多”中读“chà”参差不齐cī出差chāi) 2.应会写字:差抵氏庄稼兽存繁殖蔬麻较杀预书写指导 (1)写正确:易写错字: “繁”的上面不是“敏”。 “殖”的右半部“直”不要少一横; “蔬”字不要少写一点; “抵得上”的“抵”是“扌”旁,不要写成“亻”旁。它的意思是顶、相当。 (2)写美观: ①指导书写的字:“繁蔬” “殖抵”②指导要点:上下结构的字“繁蔬”写时要上窄下宽。左右结构的字“殖抵”写时要左窄右宽。 3.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 寸草不生、差不多、抵得上 (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流畅地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二、理解运用: (一)共性目标: 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内容:这是一篇科普短文,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2)概括方法:(运用中心句、段意联接法) 2.体会重点段的表达顺序 (1)重点段及表达顺序:课文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3)分别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2、3自然段运用了总分)第二部分(4-8)讲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 (2)体会方法:看每段的开头(抓住中心句、过渡句) 3.体会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1)重点词句: 重点词句(1): ①句子: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远) ②体会方法:用列数字体会准确性。用熟悉的事物做类比很容易理解。 重点词句(2) ①句子: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大) ②体会方法:用熟知的地球与太阳做比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重点词句(3): ①句子: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就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运用比喻形象说明太阳的状态。用列数字体会准确性.) ②体会方法: 去掉数字进行对比。 4.迁移运用,仿写段落或句子①用数字说明天气很冷或很热,火车行驶很快,②有一位篮球运动员身材很高,用数字或比较的方法,具体说明很高。 ③公园有一棵老槐树,树干很粗,用数字或比较的写法,说明它很粗。(二)本课重点问题:(教学重点) 1、课文讲了太阳的哪些特点?是怎样写出这些特点的? 2、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三、情感体验:【教学难点】 1、易写错字:“繁殖” 2、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多种方法 教学准备 一、教师: (一)设计预习提纲(或学案) (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 (三)课前检查预习,收集、分析预习信息,进行二次备课。 二、学生: (一)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习。 (二)其它准备:通过上网,了解太阳的其它特点。 五年级上册第16课《太阳》预习提纲(或学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字词初探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易写错的字: 2.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3.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4.趣味识字: (三)词语1.组词:给每个会写字组三个词。写在课文后面的生字表中。 要求:组一常用词()四字词() 写出含有这个字的诗句或格言() 2.运用、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寸草不生 凝成 把你的理解写在文中词语的旁边。 3.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分类写在下面。 (可以在课本上用符号标记) (三)尝试背诵:最后一自然段二、文本细读 (一)整体把握(试着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再把每一段的内容串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1.主要内容: 2.文章的结构: (二)品读赏析细读课文,想一想,把你的思考和感受写在相关语句的旁边: 1、课文讲了太阳的哪些特点?是怎样写出这些特点的? 2、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3、自主质疑:课文有哪些难懂的地方?在文中做好标记。 三、迁移运用 1.阅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