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科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空气》 大班科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空气》精选2篇(一) 科目:科学 年级:大班 课题:空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2.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属性和功能。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分享精神。 教学准备: 1.图片或实物:气球、风扇、吸管、苏打水等。 2.教具:实验器材、实验记录表。 3.课件或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空气。 2.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探究活动: 1.实验一:气球的膨胀 a.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个气球,让他们通过用嘴吹气充气。 b.引导学生观察气球充气前后的变化,并提问:气球膨胀是因为什么? c.解释气球膨胀是因为充入了空气。 2.实验二:风扇吹气 a.教师利用风扇向学生吹气,并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感受和周围的变化。 b.提问:风扇吹来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感觉凉爽? c.解释风扇吹来的是空气,因为空气流动可以带走身体上的热量,所以会感觉凉爽。 3.实验三:吸管吸水 a.教师在桌上放一杯水,让学生用吸管吸水。 b.引导学生观察吸管中的现象,并提问:吸管上升的水是从哪里来的?是怎么来的? c.解释吸管上升的水是从杯子里的空气压力带动的。 总结活动: 1.结合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空气的属性和功能。 2.提问:空气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3.解释空气对我们的生命和生活非常重要,无处不在。 拓展活动: 1.让学生观察风的表现,如树叶摇动、旗帜飘扬等。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风? 3.解释:风是空气的运动造成的,空气在热和冷的差异下会产生流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以及空气的属性和功能。实验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的作用,加深了他们对空气的理解。同时,通过提问和讨论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增强了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在引导学生总结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学生的合作和分享精神。在拓展活动中,通过观察风的表现,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他们对空气运动的认识。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大班科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空气》精选2篇(二) 教案:大班语言《我长大了》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和探讨《我长大了》这首儿歌,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成长愿望。 教学准备: 1.《我长大了》这首儿歌(音频或视频)。 2.描述学生成长的图片或资料。 教学过程: 引入(5分钟): 播放《我长大了》这首儿歌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先听一遍,唱起来。(教师可先激发学生对《长大了》这个话题的兴趣) 呈现(10分钟): 教师谈论《我长大了》这首歌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探讨儿歌中的主要内容和一些重要词语。(教师可用简单的语言向学生解释所不理解的词语) 示范(10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描述学生成长的图片或资料,向学生展示和描述这些图片或资料,比如从婴儿逐渐长大变成小孩、学校、小朋友在课堂上专心听讲等。 活动(15分钟): 1.学生分成小组,分别选择一张图片或资料,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图片中的内容,包括学生的成长和他们希望在将来长大后能够做的事情。 2.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用口头表达的方式向全班展示自己组的图片和描述。 3.教师可以提问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增加学生的语言表达机会和思考能力。 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课堂上学生的描述和展示内容,回顾儿歌《我长大了》和学生自己的成长,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成长的认识。 教学反思: 这堂课中,学生通过听儿歌、观看图片和描述等多种方式,对自己的成长和将来的期望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表达。通过小组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机会,还激发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在展示环节,学生充分参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展示,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同时,教师通过总结,巩固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能够对课程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整堂课充满了活动和互动,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