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9页 中班庆元旦的教案模板 中班庆元旦的教案模板 中班庆元旦的教案1 【活动目的】 1、知道每年的一月一日是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 2、感受与同伴一起辞旧迎新的喜悦。 3、积极参与活动,并获得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旧挂历、新挂历、布做的“龙”二“三条。中华风俗CD片。 【活动过程】 1、老师将身体缩成圆柱形状,并发出被点燃的爆炸声“砰”的声音,请幼儿猜猜:“老师刚刚表演的是什么?” 问幼儿:“鞭炮声让你想到了什么?” 2、音乐游戏:敲锣打鼓放鞭炮 师:“过年了,除了放鞭炮,还有什么呀?”〔出示图片〕 随音乐做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动作。 3、换挂历:欣赏新挂历上的图画,翻开第一张,念一念上面的字,理解一月一日是元旦就是新年的第一天。 4、生肖年的祝贺:理解今年是什么生肖年。 问:“今年的生肖是什么呀?”“明年是什么呀?” 欣赏当年的生肖图案。模拟拜年的情景。 5、教唱歌曲《恭喜恭喜》 师:“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学唱新歌”。 6、耍龙灯。 老师在小朋友唱歌时出示“龙灯”引起幼儿兴趣。 问:“这是什么呀?”“它有什么用呀?” “我们也来耍龙灯好吗?” 请幼儿来跟着音乐耍龙灯二”三次 【活动总结】 老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做音乐游戏的同时,感受到元旦活动其其中的快乐。同时,老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拟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完毕的时候获得快乐。 【活动延伸】 师:“我们小朋友一起跟着龙灯去给其他小朋友拜年去。好不好?” 〔带幼儿随着欢庆的音乐出活动室。〕 中班庆元旦的教案2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进步幼儿的交往才能和自信心,更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又有意义的元旦,孩子和老师们之间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我们欢聚一堂举行“庆元旦,迎新年”活动。 活动目的 1、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团结合作,增强友谊。 2、在活动中将幼儿得意的一面展现出来。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才能。 5、探究、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年龄小难以组织,放不开。 活动准备 1、准备好幼儿唱歌所需的光碟。 2、所需的奖品、糖果、水果等。 活动过程 节目单: 开场:新年好 1、小拜年,恭喜恭喜(表演者:全体小朋友) 2、歌曲《办家家》(表演者:刘世杰) 3、歌舞《踏浪》(表演者:刘亚楠) 4、游戏《手指歌》 5、歌舞《三只熊》(表演者:田鑫慧) 7、诗朗读《暮江吟》(表演者:庞博) 赵婷老师表演节目。 8、歌曲《春晓》(表演者:任佳雪) 9、舞蹈《安康动起来》(表演者:所有女宝宝) 10、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表演者:汪小雨) 11、三字经(表演者:陈继楠) 12、幼儿游戏《纸杯传水》 魏雪宁老师表演节目。 13、自由表演时间段 颁发纪念品 1、优秀宝宝: 刘亚楠任佳雪田鑫慧刘世杰田帅汪小雨唐妮唐佳李邓佳武洲彤 (奖品:奖状、铅笔、本子) 2、颁发小礼物(每位宝宝一支铅笔)。 3、园长讲话。 完毕:师生合唱《新年好》。 教学反思 在活动的开场老师首先告诉宝宝们今天我们干什么,为什么给大家发好东西吃,然后引出元旦,再讲解元旦的来历,告诉他们今天我们开展的活动是庆“元旦”,为了庆贺新年我们今天欢聚一堂,表演节目高快乐兴地迎新年。整个教学过程,每个幼儿既快乐地参与了,在情感和态度、知识和才能、过程与方法方面又得到了进步,幼儿也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宝宝们之间互相团结,这样才能增进友谊。在这次活动中由于幼儿年龄小,配合的不是很好,加之准备的不是很充分,质量不是很高。假如开展这此活动,一定做好充分准备,让每个幼儿参与其中。 中班庆元旦的教案3 活动目的: 1、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大概知道新年的特殊意义,体验新年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2、学习专心地倾听同伴的发言。 3、初步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诗歌《新年》的磁带,录音机、视频转换仪。 2、幼儿用书画面,一幅太空的画面,学习新词:遨游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围绕“什么是新年”展开讨论 提问:你觉得什么是新年?你为什么喜欢新年? 2、组织幼儿欣赏诗歌。 〔1〕第一遍欣赏诗歌后,让幼儿知道诗歌的名称,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第二遍欣赏诗歌时,老师边朗读边出示图片,边请幼儿说说星星、月亮、太阳是怎么答复的,并学一学他们说话的口吻〔如细声、大声、高声〕 〔3〕再带着幼儿完好的欣赏诗歌,引导幼儿以自己的理讲解说新年到底是什么。老师以“××小朋友说……”的方式进展归纳。 3、师幼共同仿编诗歌《新年》,并朗读。 活动反思: 利用图片幼儿可以将诗歌的内容掌握,并且体会了细声、大声、高声的不同之处,并让孩子学一学、练一练,感受它们的不同。在创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