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4页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旋转说课稿 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学经初步认识了图形的旋转和平移,以后上初中也将进一步学习图形的旋转和平移,因此,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旋转的方向,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会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描述线段的旋转,进而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观察、讨论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 教学难点: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二、 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的教学手段。 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三、 说学法 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一操作一概括一检验一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教学准备:钟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示图片。 还记得这是什么现象吗? 还记得这是什么现象吗? 预设:旋转。 教师:旋转现象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在二年级下册,我们已经初步学习过旋转现象,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认识旋转现象。 (出示课题:旋转) 【设计意图】生活中的有些旋转现象可能不够典型,容易淡化概念的本质,甚至产生歧义,对学生建立正确表象产生干扰,在教学时选取的实例特别要注意。 在这里特意选用教科书上的典型实例,特别是旋转角度不是360°的道闸、秋千等,充分感知旋转现象。 二、探究新知 1.通过钟面的不同旋转,初步感知旋转的三要素 (1)感知旋转方向拨动指针: 1.从“12”到“3”, 从“12”到“9” 指针的旋转方向有什么不同:————————————— 2.从“12”到“3”,指针旋转——°;从“12”到“5”,指针旋转——°。 指针的旋转有什么不同————————————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旋转三要素:————————————————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实例入手,在看似简单的变化中请学生比较不同之处,形象地感知、体会旋转的三要素。 (2).学以致用 ①先出示左边的图,再出示右边的图。 教师:左侧有车通过,左侧车杆怎么变化呢?预设:左侧有车通过,车杆绕点0顺时针旋转90°。 教师:汽车已经通过,车杆又回归原位,车杆又是怎么变化的呢? ②请一个学生来当车闸,演示右侧有车通过,请大家说一说车杆是怎么变化的。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初步感知旋转的三要素,在这一环节中,充分给学生空间,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不断完善对指针旋转的描述,加深对旋转的理解。 2、教学例二 学生观察例二: ①?学生描述三角尺的运动 ②.观察在运动中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变? (学生汇报,师板书) 【设计意图】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1?下列现象中,是旋转的画““”。 TOC\o”1-5t;\h\z(1)行驶中的汽车车轮。 ( ) (2)电梯的升降运动。 ( ) (3) 方向盘的运动。 ( ) (4) 开教室的门。 () 2.填一填 从“3”到“ ”,指针绕点0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从“6”到“12”,指针绕点0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2)像这样,你出一题,请其他同学来填一填。然后同桌之间互相问一问,说一说。 3?观察并填空。 (1) 指针从“12”绕点0顺时针旋转一一。到“1”。 (2) 指针从“1”绕点0顺时针旋转60。到“一一”。 (3) 指针从“一一”绕点0顺时针旋转60°到“11”。 六、 回顾与反思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旋转”有了哪些了解? 教师: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是旋转的三要素,在讲一个物体旋转时,如果讲清楚了这三点,也就明确了它是怎样旋转的了。 3?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旋转现象。 教师:关于“旋转”,我们后面还要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在总结回顾中,进一步理解提升所学知识。 七、 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第3题。 板书设计: 旋转 三要素:一个点方向角度 物体在旋转时,形状大小不变,只有位置发生了变化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