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二元经济研究方法论研究.doc / 文档详情
二元经济研究方法论研究.doc 立即下载
2025-02-19
约6.4千字
约8页
0
2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二元经济研究方法论研究.doc

二元经济研究方法论研究.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8页
二元经济研究方法论研究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二元经济研究范式和研究工具的梳理,寻找进一步推进二元经济研究的有效方法:逻辑演绎与初等数学的应用;历史归纳和统计方法的应用;数理演绎与高等数学的普遍运用;系统论、耗散结构、概率论和计算机模拟的运用。
【【关键词】:^p】二元经济;经济研究方法论;二元经济研究述评
经济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研究方法有着很深的历史烙印,二元经济研究同样如此。尽管二元经济的提出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但如同人类孕育于母体时重复经历了人类进化的全过程,二元经济理论也在返祖过程中实现着发展。
一、经济理论基础的返祖和创新过程
1、古典的研究方法
一般认为,二元经济理论由刘易斯开创,1954年在他的论文《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首次提出了關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二元结构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具有非常强的古典经济学烙印,并将劳动生产率作为了主要的研究变量。刘易斯认为,农业存在大量“过剩劳动力”或“伪失业”,即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负数,工业劳动生产率远高于农业,工人工资水平高于农业劳动者收入;只要没有行政或社会障碍,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流向工业,工业能够在现行工资水平上得到它需要的无限劳动力;工业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会积累更多利润,转化为更多投资,使工业进一步发展,再吸收更多农业剩余劳动力。
劳动生产率比较作为社会分工的基础是古典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贸易方面的比较优势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但应看到,古典经济学形成于农耕时代末期和资本时代初期(18世纪60年代),工业化时期主要稀缺资是劳动力,为获取劳动力圈地运动(1793-1815)和黑奴贩卖(18世纪后期)在此时都处于高峰。但随着经济发展,自然资和资本等要素都成为稀缺资,单纯劳动生产率的比较已经不能指导生产,古典的研究范式需要让位于新古典的边际分析^p。
尽管刘易斯的时代已经远离了亚当斯密的177_年,但刘易斯模型依然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并被许多发展中国家认可,也因此获得了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与工业革命时的领先国家有类似性,同样存在着城乡二元和工农二元。但这种类似是表面的,世界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领先国家的生产能力和世界整体的资稀缺度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刻舟求剑的套用只能是无果而终,拉美国家失败的尝试即是验证。
在刘易斯之后,费景汉、拉尼斯(1961)和托达罗(1969)等人对其模型又进行了一些修正,但这种基于现实问题的修补对指导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帮助不大,因为刘易斯模型的缺陷并不是对经济系统认识的适度留余,而是整体性方向有误。舒尔茨(1964)则从相反的角度用古典范式给出了二元经济的另一个解决办法,即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角度虽然不同,但问题的症结一样。
2、新古典的研究方法
将新古典的分析^p方法引入二元经济研究的是乔根森(1961),在《二元经济发展》一文中他首先否定了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广泛存在的假设,并从生产函数角度将经济系统分为现代部门和落后部门;落后部门的发展取决于劳动和土地两种要素,土地供给固定且边际报酬递减,不存在资本积累;与之相对,现代部门的发展取决于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存在资本积累,规模报酬不变时,工资和利润绝对额均呈上升趋势。因此,劳动力具有由落后部门向现代部门流动的倾向。他同时认为粮食剩余是劳动力离开土地,进入工业部门就业的前提。
尽管乔根森引入了新古典的边际分析^p范式,但分析^p方向仍局限于劳动力在工农业之间的流动,并没有关注经济系统的开放性,也没有全面应用新古典分析^p范式的精髓——边际分析^p和三位一体思想(资本、劳动、土地),否定资本对于农业的贡献,人为的将工农业分开。H-O理论是经济学在新古典时期关于贸易、分工和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贡献,其应用了全面的要素边际贡献分析^p这一新古典分析^p范式的基本理念。但这一理论在二元经济理论研究发展中并没有得以体现,如同股票跳空后必然补缺一样,这一领域在未来的二元经济研究中一定会有所继承。
新古典经济学的确立是在1890年,距《国富论》发表已经百余年,以马歇发表的名著《经济学原理》为标志,该书主要是对欧洲资本经济发展百余年的总结,在价值构成上坚持三位一体理论,继承了亚当·斯密“看不见手”的自由市场哲学。此时的欧洲在欧洲革命(1848)、巴黎公社(1871)、普法战争(1871)冲击下,资本体制正风雨飘摇,原有的为资本家服务、只关注生产和供给的经济学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关注民生和社会需求的马克思、凯恩斯应运而生,关注国家竞争的德国历史学派也应运而生。历史学派在发展经济学中并没有直接关注二元经济,其主要影响体现在罗斯托的起飞理论和产品替代理论上。马克思经济学的主体分析^p是剥削的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二元经济研究方法论研究

文档大小:2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