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10页 一年级语文雨点儿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雨点儿-部编版(7) “移动课堂学习”《雨点儿》教学设计学校 重庆市大足区邮亭镇中心小学教材学科小学语文年级一年级上册课题《雨点儿》授课地点使用手机型号授课教师显示设备本课堂使用的资源 一、教材内容分析 《雨点儿》是人教部编版第一册第六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这是一篇较长的散文形式的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文本第一次出现了对话,语言生动优美、富有童趣,内容虽浅显易懂,但内蕴丰富:雨点儿要去帮助花草体现了互助的精神,透视着万事万物离不开雨水滋润的道理。由于童话浅显易懂、生动形象,从儿童的情感世界出发,所以学生特别喜欢。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数、彩、半、空、问、方、没”等7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2个偏旁;读准“雨点儿”、“地方”以及多音字“数”的读音;理解“数不清”的意思,学写“半、问”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分角色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初步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7个生字;会写“半、问”。 教学难点:好长句子的停顿;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三个多月的学习,对带拼音的课文基本能读通,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识字方法。但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好玩、好动,同时对于故事性的文章还是第一次接触。所以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特点投其所好,积极地给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完成对文本的学习。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1年版)》建议“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一年级的基本任务是识字学词,读通、读顺、读好课文,注意积累语言。因此本课以学生原有的识字经验、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抓住标点符号及重点词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等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认识汉字,激发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角色,明白雨点儿滋润了万物。 4.本课适合分角色朗读,增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电视机、手机、教学APP、多媒体课、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图片(黑板上的、表演用的),2张磁性田字格。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创设情境,呼唤雨点儿,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老师为大家请来了新朋友——雨点儿,揭示课题。 2、教读儿化音“雨点儿”。 1.学生书空课题,亲切地呼唤新朋友的名字——雨点儿。 资源准备: 雨点儿的图片设计意图: 首先我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雨点儿的到来很喜欢,激发学生对它的喜爱之情。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和“雨点儿”交朋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利用爱奇艺,播放《雨点儿》课文动画。让学生在优美的轻音乐和形象的动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利用WPS,出示自读要求:一读准字音,二读通句子,指导自读方法。 (二)多种形式识字,让生字宝宝反复出现,巩固生字。 1、创设情境,和雨点儿交朋友。利用WPS分别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12个生字第一次带拼音,第二次不带拼音采取同桌互读,小老师教读认,那女生比赛读。 2、课中游戏——摘水果,学生认读藏在水果下面的词语,比赛谁摘的水果多,巩固生字。 1、观看课文动画。 2、小声地自读课文。 1、集中认字。 (1)同桌互读生字。 (2)小老师教读生字。 (3)男女生比赛读生字。 2、玩摘水果的游戏:认读藏在水果下面的词语。 资源准备: APP“爱奇艺”APP“WPS”、APP“三巧学习” 设计意图: 1、使用APP“爱奇艺”播放课文动画,直观形象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随文识字,朗读感悟“雨点儿”的对话。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认识“彩”“数”,理解“数不清”。 1、学习第一自然段,点开WPS,利用图片理解“彩”的意思,认识偏旁“三撇”。 2、通过观察雨点儿的数量,理解“数不清的”的意思,认识多音字“数”的两个读音,引导学生回忆身边数不清的事物,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3、把词语放进第一自然段中,教给学生读长句子的方法——停顿。 (二)学习课文2——4自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