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2页 经济制度变迁和个人储蓄行为 现有有关个人收入、消费和储蓄的理论均没有考虑制度性变量即在假定制度(如经济体制、市场制度等)不变的条件下来研究个人储蓄行为。例如每人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先决定消费与储蓄的比例然后再决定储蓄所分布的金融资产以期达到生命周期的效用极大化。然而从中国20年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看个人的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出现了一些用新古典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本文旨在把一些制度变量纳入对个人储蓄行为的分析进而说明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变量是影响个人预期的重要因素从而对个人储蓄行为发生着重要的作用。一、问题的提出:中国20年来储蓄的基本情况中国经济改革20多年来个人收入增加很快这是个人储蓄增加的基础。表1给出了中国这段时期个人收入与储蓄增长的基本情况。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的储蓄指中国居民个人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它仅是个人总金融性储蓄的一部分(约占70%)其他个人金融资产还有手持现金、国债、股票等有价证券。因为现有统计文献中对个人储蓄存款的统计比较准确所以本文以此为主要分析基数以方便与其他统计指标的对比分析。表2列出了利率水平与储蓄存款的变化情况表3则列出了居民个人储蓄的增长率与其他相关指标增长率的对比情况。表1:1978-1999年: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与储蓄存款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中国统计摘要》表2:1978-1999年:存款利率水平与居民储蓄 资料来源:《2000中国金融年鉴》表3:中国储蓄增长率与其他指标的比较 注:除GDP年增长率按不变价计算外个人收入和储蓄的年增长率均按现价计算资料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