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4页 展示过程与素质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人的素质的形成过程,是人将外界获取的物质、能量、信息加以内化,逐步积蓄为自己身心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对数学教学来说,学生智力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学生将数学的内容、学习数学的方法等进行消化、吸收、积蓄的过程,因此,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上看,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 “认知结构”是什么?奥苏伯尔把它定义为一个人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认知心理学认为,儿童智慧的发展是认知结构的发展。皮亚杰将儿童智慧、能力的发展,看成是立体在环境作用下,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功能,改变认知结构,从而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所谓“同化”,指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充实和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所谓“顺应”,是指原有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新知识时,便须对原有的认知结构加以调整,引起认知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功能,只有学习的主体主动地发挥作用时才能起作用。如在教学求多位数43865与5427的和时,可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先让学生回答:43865=43800+()与5427=()+27,然后让学生顺次做43800+5400、65+27、43865+5427。这一过程,展示了知识的顺序性,使学生充分利用原有知识学习新知识,不仅掌握了计算方法,而且使认知结构得以发展。 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上看,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利于学法指导 进行素质教育既要研究教师的教,又要研究学生的学,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掌握其规律、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小学生掌握任何学习方法,往往是从教师的示范开始的,因而我们的教学方法必须遵照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受到启发和领悟。如教学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五年制)第五册应用题例3“学校买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要用多少元?”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①由条件“买3个书架,一共用75元”作顺向联想→每个书架用25元 ②由问题“买5个书架要用多少元?”作逆向联想→每个书架用多少元? 这样展示分析过程,不仅使学生找到“先求每个书架用多少元,再求买5个书架要用多少元”的解题思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知道围绕题意正确思维。 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看,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数学思维)的教学,而不只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托尔斯泰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才是真正的知识。”所以我们教学时,要坚持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结论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规律,形成必要的思维方法和推导结论的能力。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学校图书馆买来27本文艺书和一批科技书,这两种书一共是50本,买来科技书多少本?”教师可先出示三个数量:文艺书本数、科技书本数、两种书的总数,让学生组成数量关系式: ①文艺书本数+科技书本数=两种书的总数 ②两种书的总数-文艺书本数=科技书本数 ③两种书的总数-科技书本数=文艺书本数按着让学生解答。 大多数学生都利用数量关系②列式为:50-27=23(本)。这是事前估计到的,于是教师要求学生试着利用数量关系式①和③解题,使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上。最后组织大家对列方程解题和用算术方法解题作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这两种解法的共同基础都是利用已学过的数量关系,而不同的是前者让已知数与未知数一起参与列式,而后者只是让已知数量构成算出未知数量的式子,做到了过程清晰,新旧知识融汇贯通,知识与思维能力同步发展。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