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草原的向往之情。 (2)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2.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展示草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草原的美景。 (2)邀请学生分享对草原的印象和向往。 2.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3.精读课文 (1)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3)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等,理解其含义。 4.感悟课文 (1)引导学生谈谈对草原美景的感受。 (2)讨论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5.课堂小结 (2)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珍惜自然资源。 四、作业设计 1.家庭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本课的生字词造句。 (3)写一篇关于草原的短文,表达自己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2.课后作业: (1)收集有关草原的图片和资料,与同学分享。 (2)观察大自然中的美景,尝试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描绘。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感受草原的美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重难点补充: 1.教学重点补充: (1)在朗读指导中,加入对话: 师:请大家试着朗读课文第一段,注意语气要平稳,节奏要缓慢,仿佛我们真的置身于辽阔的草原之上。 生(朗读后):我觉得读到“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时候,应该有一种遥远和朦胧的感觉。 师:很好,你的感觉非常准确,这句诗描绘的就是草原的一种朦胧美,请再试一次,把这种感觉表现出来。 (2)生字词教学中,加入互动环节: 师:谁来说说“翠色欲流”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绿色好像要流出来一样。 师:对,这里形容草原的绿色非常浓郁,好像要溢出来一样。那么你能用这个词造个句子吗? 生:夏日里,公园里的草坪翠色欲流,让人心旷神怡。 2.教学难点补充: (1)体会作者情感时,加入情境体验: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站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微风拂过,草浪起伏,你能感受到什么呢? 生:我能感受到草原的宽广和自由。 师:很好,作者在文中也感受到了这些,他的心胸也像草原一样宽广。现在我们再读课文,看看作者的情感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2)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时,设计问答对话: 师:请大家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句子是用比喻的方式来形容草原的? 生:比如“草原像一块绿色的绒毯”。 师:很好,那么哪些句子是用拟人的方式来形容草原的? 生:比如“草儿们轻轻摇晃着,仿佛在低头沉思”。 师:非常棒!这两种修辞手法让课文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教学过程补充: 1.导入新课环节,加入互动提问: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真正的草原吗?能描述一下你们想象中的草原吗? 生1:我想象中的草原很宽广,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 生2:我想象中的草原有很多小动物,有蝴蝶,有小鸟。 师:大家的想象都很丰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草原的课文。 2.精读课文环节,加入引导讨论: 师:请大家分组讨论,草原的美景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生1:我觉得课文中的“一碧千里”让我印象最深刻,形容草原非常贴切。 生2:我喜欢“翠色欲流”这个词语,让人感觉草原的颜色非常生动。 师:很好,大家都能从词语中感受到草原的美,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3.感悟课文环节,加入情感分享: 师:作者对草原有着深厚的情感,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表达你对草原的爱? 生1:我会说,草原是我的家园,我愿意在这里放牧一生。 生2:我会写一首歌,赞美草原的美丽和富饶。 师:大家的想法都很美好,作者确实也是这样做的,他用笔触描绘出了草原的美丽和自己的情感。 注意事项: 1.考虑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同,教学中要注重分层指导,对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更多的个别辅导。 2.在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情感时,要注意观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