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经济学说是总结.doc / 文档详情
经济学说是总结.doc 立即下载
2025-02-20
约4.2千字
约12页
0
2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经济学说是总结.doc

经济学说是总结.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12页
经济学说是总结

第二章重商主义经济思想一、重商主义的产生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的世界观,应商业资产阶级经济利益要求而出现。他们把流通领域看成是发财致富的源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强调国际贸易的
重要性。
12、13世纪:商业资本活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15C末期:商品生产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受到封建制度束缚;而封建主对金银
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商品货币经济继续发展。商人地位提高。
15C末16C初,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对外贸易发展,继而工场手工业发展。顺应这一变化
的经济思想即重商主义。二、重商主义的发展
(一)基本思想
1.社会财富观:财富=货币=金银2.财富源泉观:金银矿藏与流通领域3.国家干预经济:立法;行政4.奖励增加人口,管制食物价格。
5.鼓励发展生产。6.民穷国富论※重商主义的核心思想:重金;贸易;国家干预(二)发展阶段及代表人物
区分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的关键:究竟如何增加货币财富
1.早期重商主义:15C——16C中叶货币主义;货币差额论;重金主义
重视货币金银,主张少买甚至不买以增加本国财富
1马林斯支持政府管制货币,禁止金银出口,以国家干预手段维持稳定富强2博丹“货币数量论”的创始人,认为金银过多导致物价上涨。主张自由贸易3孟克列钦在《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中第一次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强
调重商,主张排外以维持本国贸易;保护自然资源。
重金;但指出国富的体现是生活必需品充裕,而并不仅限于金银多。
2.晚期重商主义:16C下半叶——17C中叶
强调货币流通的重要性
贸易差额论;重工主义:多卖;也可以多买。但必须保证贸易顺差。主张扩大贸易、发展
工场手工业以调节商品流通,积累货币财富。
(1)英国:托马斯.孟“贸易差额论”的创始人
《论英国与东印度公司的贸易》——《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这是“重商主义的一部
划时代著作”,“重商主义圣经”。
①货币输出金银引致贸易,贸易增加金银;能入者才能出;国内金银数量过多的不良后
果
②财富观金银即财富物质财富与货币财富都很重要
③贸易差额论宏观把握贸易总量的顺差即可
④重视外贸:出超“对外贸易的好坏是检验一国贫富的标准。”⑤人口问题商品输出情况取决于生产者的人数与技术。鼓励增加人口。
※流通领域是财富的根本源泉;生产是创造财富的前提条件。
(2)法国:柯尔培尔
执掌法国财政20年,致力于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所以,在17世纪下半期,法国重商主义
也被称为“柯尔培尔主义”。
①财富观
金银货币是衡量国家富裕与否的标准,并决定其军事政治实力。鼓励贸易顺差。
②鼓励工业发展
发展官办手工工场,引进技术、人才,重视产品工艺的提高与管理
负面后果:“重商抑农”政策
③重视对外贸易
“贸易是常年的战争”,发展航运业,殖民扩张政策
④国家干预主义
关税保护※评价:
客观上促进了法国工商业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法国工商业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发展。
造成法国农业凋敝,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陷入危机。
第三章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产生和发展
古典政治经济学(也称古典经济学)这一术语是由马克思最早提出来的,并被后来的经济
学家所沿用。
根据马克思的规定: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
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
(即17C中叶——19C20S)
在重商主义盛行的时期,商业资本在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机
器大生产等)的发展则相对有限。
而到17C后的西欧,产业资本终于开始取代商业资本的地位。重商主义因此在现实中破产。此时,一些思想家超越重商主义者眼界之外,到生产领域中去重新寻找国富民强的原因。
这种活动的结果,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在17世纪中期的英国与法国的产生并发展。
一、威廉.配第的经济理论
威廉.配第:“最天才最有创见的经济学研究者”,“统计学之父”
著作:《赋税论》与《货币略论》
(一)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
“政治算术”:将“定量的”、“客观的”数学与统计学方法引入经济学研究,对社会经济的内
在规律进行探讨(即“政治解剖”)。
(二)一般经济理论
1.价值理论
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
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构成了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与其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
成反比。分工的意义2.分配理论a
最低限度工资论:工资=维持工人最低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如工资上涨则利润
会受损。
“剩余”:剩余=产品-必须的生产资料花费。它最终转化为地租(剩余价值的一般形态)与利
息。
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
土地价格会受土地供求情况变动影响:土地质量与土地位置(“级差地租”)
资本利息:是对贷出货币的补偿,至少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经济学说是总结

文档大小:2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