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人民版必修.doc 立即下载
2025-02-20
约2.8千字
约8页
0
1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历史-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人民版必修.doc

高中历史-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人民版必修.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8页
高中历史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人民版必修

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人民版必修2)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古代商业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基本情况。
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市”的基本知识,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的发展历程、主要表现及原因。
理解在中国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及其在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作用,分析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原因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阅读有关历史文献来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商品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发展情况,通过观察法结合教材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史料对中国古代“市”的发展和演进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论证。并且主动进行查阅和借助互联网获得更多的信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实地考察,进而用比较法把所收集的实证资料和文献进行比较以验证书中内容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历代统治者都通过“重农抑商”政策来限制和压制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新的富有活力的经济形态的诞生。联系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增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培养历史概括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难点:
理解中国古代“市”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深入分析中国古代商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不等的深层次原因。
新课导入:
“商人”和“商业”名称的由来。
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商朝人善于经商。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
范蠡(吴越争霸时人物)商人祖师范蠢辅佐越王勾哉灭吴复仇后,颇为自得地说,我为越国献了七条计策,越王只用五条就获得了成功。往后,我想把这些策略用到治家上;他放弃官职,来到货物集散交易中心之地陶,经营商业,改名朱公。范蠡经商取得了巨大成功,被称为陶朱公。后世商人尊他为祖师。
商业贸易作为社会经济现象的一个方面,与工农业生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是工农业生产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进步。
历史上的商业贸易现象包括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等方面。
讲授新课: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1原始末期:
产生原始商业。
2商朝:
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产生。(“商人”一词由来)3西周:商业由官府控制。
4春秋战国:
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出现许多大商人;黄金、白银也开始用为货币;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5秦朝:
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促进了商业发展。
6西汉:“开关梁”后,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开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
7隋唐:
城市商业繁荣,农村集市有些发展成市镇出现了“柜坊”(银行雏形)、“飞钱”(类似汇票);海外贸易空前兴盛。
知识拓展;丝绸之路与陶瓷之路对外贸易是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刺激了沿海商埠城市的兴起和繁盛。
到汉代的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国度,而是世界交通网络的东方中心。
(1)丝绸之路形成:“张骞凿空”基础设西域都护(2)陶瓷之路(海上丝路)思考:为什么唐代以后,丝绸之路逐渐衰落?
战乱;经济重心南移;航海技术的提高8宋元:
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经济重心东进南移;纸币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对外贸易陆路转为海路。
9明清:
城镇经济空前繁荣,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各地涌现出许多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知识链接:
乔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是清朝富商乔氏家族的宅院。乔氏家族的第一代创业人乔贵发,年轻时只身走西口,在包头苦心经营,终于发展起一家最大商号,店铺、居宅达到1000多间。到第二代乔致庸,开始了金融业的活动,把商行、银号从包头开到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现存的乔家大院,是乔氏家族经数次扩建而成的。
过渡:
(思考)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辞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你从这首诗歌里能分析出北朝时期在商业上的特点吗?
答: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所,很不方便。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知识链接:城市的由来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
(一)“市”的发展1秦代:法律管理商业。
2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知识链接:市、草市、夜市、晓市市:
城市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草市:
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夜市:
指城市中的市在时间上继续延长到夜间贸易;晓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中历史-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人民版必修

文档大小:1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