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6页 人教版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数学比例尺教学反思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下面是WTT为你整理的人教版比例尺教学反思,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比例尺教学反思篇一 一、在教学比例尺的过程中,针对课本上出现的两种问题。 1、一类是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2、另一类是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 二、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方法也有不同,学生很容易混淆。 1、一个容易混淆的地方是,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问题,用方程解答,在解设未知数的时候,教材上出现的方法是在设未知数的时候,单位上就出现了不同,以至于学生不知道区分,什么时候该怎么设。 2、二个就是方法的选择上,其实在这一块知识上,利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倍比关系,也是一种很好的解法。但是让学生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很重要,从学生的课堂和课后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这种解法的原理,只是在一样的画葫芦罢了。 三、据学生的这一情况,今天又对比例尺的内容重新整理了一遍,其实关键还是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的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1、如:比例尺1:500000这是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统一的时候的比,所以在用列方程进行解答的时候,进行解设只要抓住一个要点:对应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相同的才能列出方程。这样就不用去顾及怎么设,只要抓住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相同就可以了,怎么设都是可以解答的。 2、第二个问题,倍比关系的理解,实际还是对于比例尺的理解不够深。例如:比例尺1:500000表示的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5000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0倍,图上的1厘米实际是5千米,这就是线段比例尺,在有些问题中利用线段比例尺还会给计算带来方便。 人教版比例尺教学反思篇二 认识比例尺是在学习比和比例的意义及其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 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导入新课,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体验到比例尺的意义。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在白纸上画出教室的占地平面图,让学生“分分类、分析画得像不像”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比例尺的作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比例尺的兴趣。比例尺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知识点,我在帮助学生理解比例尺意义时,把教室的占地平面图中的图上距离实例和实际距离组成一个比,并求出比值,从而引导学生认识比例尺。让学生“说一说”、“算一算”、“想一想”,口脑并用,从多角度多方位理解比例尺的实际含义,为后面学习计算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打下知识准备。本节课的教学经过两次听、评课后进行了修改,反思整个教学,感觉比较清晰、流畅,知识点也都落实到位,学生参与的热情比较高。也仍存在一些问题 : 教师讲解过多,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不够。本节课进行了两次探究,第一次探究比例尺的意义,第二次探究比例尺的实际应用。第一次探究时间比较充分,而第二次探究的时间比较紧张,学生虽基本完成了这个问题,但来不及反馈,导致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还不够扎实。另外在预设课堂的生成,预设应设置一定的空间,给予一定的弹性,也就是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应变能力方面,我还要自我加压,不断磨练,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人教版比例尺教学反思篇三 这节《比例尺》教学我在设计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将这样一节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在引入阶段,我选取了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典型的感知材料(中国地图和国旗的平面图),让学生观察这些平面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进而抓住比例尺的特性:图形的大小可以随意改变,但形状不能改变。 在推导概念之前,我力求将“猜想与估算”的教学引入课堂,首先让学生猜测购买“两幅住房平面图”中的哪一套面积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考查学生考虑问题是否全面,当学生对购买决策有争议时,我又及时的给他们一个带有比例尺的平面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起学生们对比例尺的注意,及时发现往往针对平面图的大小不能准确的判断实际图形的大小,平面图形的大小与比例尺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引起学生对学习比例尺的好奇心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进一步有侧重点的确定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在认识、研究、推导、归纳“比例尺”概念时,让学生试着画一画教室地面的平面图,亲身体验设计师的感觉,并且提供给学生一个学习资料,让学生自己亲自感受到画图的标准,在汇报交流时,恰当的传授知识,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总结出比例尺的定义,认识缩小比例尺,针对学生们得到的很多结论,我将他们的作品一一展示给同学们看, (1)9厘米:9米=9:900=1:100 6厘米:6米=6:600=1:100 (2)6厘米:9米=6:900=1:150 4厘米: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