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6页 20XX.8西樵第三小学冯燕清语文论文词语盘点盘出趣味有效的积累与 词语盘点,盘出趣味、有效的积累与运用 内容摘要:语文教材从四年级开始,重点词语不再以课本最后词语表的形式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将每组课文中的词语汇总陈列,称之为词语盘点。教材安排词语盘点,目的是让学生及时复习单元课文中学过的新词,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丰富语言积累”的要求。如何利用词语盘点的来引导学生对词汇进行理解运用和有效的积累呢?本文就如何让学生兴致勃勃地积累词语、如何有效积累词语和如何迁移运用词语三个方面进行了词语盘点教学的论述。 关键词:词语盘点趣味积累有效积累迁移运用 语文教材从四年级开始,重点词语不再以课本最后词语表的形式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将每组课文中的词语汇总陈列,称之为词语盘点。其内容有两项:一是读读写写——这类词语都是本组精读课文的词语,要求学生会读会写会运用;二是读读记记——这类词语一般是本组略读课文的词语或精读课文的一些二类词,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教材安排词语盘点,目的是让学生及时复习本单元课文中学过的新词,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丰富语言积累”的要求。 习惯了以前的教材中词语表的模式,对于四年级教材中的词语盘点该如何教学是我的困惑。刚开始都是让学生读几遍、抄写几遍,说说一些词的意思,然后再听写或默写便算过关了。几个单元下来,学生词语掌握还是相当扎实,但是形式的单一,容易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怎样让学生有更浓烈的学习兴趣呢?如何利用词语盘点的教学来引导学生对词汇进行有效的积累和迁移运用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一下几点尝试: 1 一、金睛火眼找规律,分类识记,趣味横生。 (一)、按词的表现特点,趣味积累。 语文教材的每一单元都能反映同一个主题或内容,具体到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也会体现出这样的特点。有的是关于事物名称的,有的是描写形状的,有的是带有色彩的,有的写山,有的写水??我引导学生分类整理词语、记忆词语。每个词语盘点,我们都可以让学生自主读悟词语,根据词语的描述对象,对词语进行分类,从而丰富学生的积累。 例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词语盘点时,我先让学生回顾本单元的课文特点——都是描写山山水水的诗词篇章。我让学生自行阅读、思考:你发现哪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看谁的眼睛最厉害,发现最多?兴趣的魔棒一旦点燃了孩子们的激情,课堂上就充满了智慧与灵性: 生1:我发现很多四字词都是写景的: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 我也能说出几个写景的词语:风和日丽波涛汹涌绿树成荫??生2: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写山的特点的:峰峦雄伟拔地而起奇峰罗列?? 我也能说出几个写山特点的词语:怪石嶙峋(本单元课文中出现过) 山势险峻高耸入云直插云霄?? 于是,孩子们有的发现了有些词语是写水的:水平如镜波澜壮阔?? 2 甚至有的孩子发现了有些词语是含有比喻义的:红叶似火。孩子们还即兴说出了平时积累的含有比喻义的词语:堆积如山浩如烟海如醉如痴?? 看,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去阅读,去感悟,去找规律,枯燥的词语仿佛变成了一个个性格各异的小精灵,吸引着孩子们去识记它们。词语的积累在津津有味的探究中悄然落实。 (二)、按词的构成特点,趣味积累。 有些结构相似、组成形式类似的词语也会出现在同一组词语盘点中。如第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词语盘点中,很多词语在构成上类似。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开展积累,让学生照样子从词语盘点中找出词语,在根据这些词语的组成特点进行仿写。红彤彤(ABB) 帘帘飞瀑(AABC) 郁郁苍苍(AABB) 若隐若现(ABAC) 葡萄灰(事物+颜色) 然后组织学生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特点,讨论讨论识记方法,再进行拓展性的积累。这样的积累学习,学生始终拥有学习的自主权。孩子们每找到一个对应的词语结构规律,都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词语的积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此时,兴趣盎然地进行课外的拓展性积累,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3 二、变式训练,有效理解积累。 词语积累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运用。而运用的前提是对词语的理解。我根据词语盘点中的词语特点,让学生在多样的方法中学习词语,在运用中理解。 (一)、找近(反)义词法 给一个词语找近义词和反义词实际上是对这个词语在词义、词性上的全面理解,倘若理解不到位,所选的近、反义词也会有偏差。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词语盘点时,我设计了以下训练题式:请在“读读写写”的词语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面色红润(面呈菜色) 精力旺盛(疲惫不堪) 兴高采烈(闷闷不乐) 恍然大悟(迷惑不解)?? 学生只有自主读悟出对词语的理解,才会准确无误地写出答案,其思考的过程,就是对词语的识记、积累过程。(二)、填空法 就是教师设计一句或几句话,将承前启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