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书上的古诗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古诗三首:石灰吟|部编版(6).doc 立即下载
2025-02-20
约2.4千字
约6页
0
1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上的古诗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古诗三首:石灰吟|部编版(6).doc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上的古诗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古诗三首:石灰吟|部编版(6).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6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上的古诗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古诗三首:石灰吟|部编版(6)

《石灰吟》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这首诗托物言志,在赞颂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同时,更以此表现诗人不怕磨难的精神,抒发诗人不怕牺牲的气概,进而表达诗人坚守高洁情操的信念。这首诗质朴自然,通篇流露作者磊落刚直的英雄正气。诗作者于谦,为明代名臣,民族英雄,其仕途坎坷。《石灰吟》是诗人一生之写照。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生字“焚”,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生平事迹。
2、能力目标:学生能凭借诗歌语言文字,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敢于牺牲的精神。结合作者生平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并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教学准备:
课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今天将学习一首古诗:石灰吟(师板书课题)
2、(1)看
题目你觉得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吗?(石灰)
(2)理解“吟”
是一种文体,有赞扬、称颂的意思.
(3)师小结:这是一首赞颂(石灰)的诗。3、大家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
书:于谦于谦12岁时,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了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的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看看到底赞颂了石灰的什么?二、初读感知
1、出示学习要求:
(1)会读古诗,注意古诗的节奏、停顿、语气的变化;
(2)自学古诗,理解诗句和词语的意思;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所得后,再合作解决疑难之处。
2、播放诗歌:认真倾听朗读,关注读书的节奏、停顿、语气的变化。
3、师范读。
4、指名读。教师评价
。
5、集体齐读。
三、走近石灰,了解大意
1、于谦笔下的这首诗,简练地展现了石灰的生命历程。老师这儿有一份资料,描述了石灰的制作过程。
出示:石灰自述: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大部分埋藏在深山之中,我被开采出来放入石灰窑中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焚烧,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我又变成了熟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这时,把我和水混合就成了石灰水。你们看,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
2、学生对照材料与古诗,这份材料与《石灰吟》这首诗的哪些地方是对应的?
3、组织交流,教师提升:
(1)埋藏在深山之中——千锤万击出深山
(2)经过烈火的焚烧——烈火焚烧
(3)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粉骨碎身
(4)教师过渡质疑:在我们看来难以承受的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石灰为什么能“若等闲”“全不怕”呢?(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之所以忍辱负重,承受煎熬,原来有着这样远大的理想与崇高的气节。
4、教师总结:,
(1)通过对石灰制作过程的了解,你知道这首诗的大意了吗?
(2)在了解诗意的过程中,石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清白——指石灰装点人间的亮丽的风景;指石灰坚强不屈、乐于奉献的高洁品格。
5、指导学生朗读全诗,读出对石灰的尊敬。
6、由这样的石灰你会想到什么样的人?(刚强、勇敢、正直、不怕牺牲、乐于奉献、洁身自好的英雄)
五、
走进诗人,升华感情。
1、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
2、于谦是个怎样的人呢?(课出示于谦生平事迹)了解于谦生平事迹及当时时代背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深入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1)(出示)于谦: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民族英雄。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他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救济灾荒,关心百姓,深受人民爱戴。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
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景仰吗?齐朗读全诗,读出景仰之情。
(2)(出示)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亲征导致英宗被俘,震动朝野。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师防御。当时朝廷中有些人主张南迁,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反对南迁,并拥立景帝,率京师群众击退瓦剌军,使千百万人民免遭涂炭,局势转危为安。景泰八年,景帝病重,英宗复位,于谦却遭受诬蔑被定为谋逆罪,判处死刑。
此时,于谦后悔了吗?他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吗?引导朗读第3、4句诗。
(3)(出示)于谦被杀之后,按例应该抄家,可抄家的官员到于谦家时,才发现于谦家里什么也没有,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财。于谦死的那天,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上的古诗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古诗三首:石灰吟|部编版(6)

文档大小:1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