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7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古诗词三首》人教部编版 《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3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 2.进一步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 3.借助字典和课本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热爱自然、歌颂自然的情怀,感受自然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 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爱恋之情; 2.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三、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 四、课时安排: 1课时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诗人资料及诗词的背景资料。 2.诗词作者图片与文字资料课;水中间的小块陆地图片课;三首诗词意境图片课。 学生准备:熟读本课古诗。 教学过程 一、精彩回顾,激发兴趣 1.背诵《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板书课题。 3.释题:西江月(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的 题目:晚上走在黄沙岭的山路上的所见所闻。 4.介绍宋词:宋词是继唐诗后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子,叫做“词牌名”。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 5.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词牌名。(如:如梦令、清平乐等。) 6.介绍黄沙岭及作者:黄沙,地名,就是黄沙岭,在今江西上饶的西面,那儿风景优美,农田水利条好。本文作者辛弃疾遭贬职后在那儿多年闲居,对那一带非常熟悉。 7.本课三首诗词都写了自然风光,那么辛弃疾的词是如何描写的呢?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到辛弃疾怎样的诗词风格? 设计意图:由诗及词,学生由自己的学习储备进入新的学习领域,把了解诗词风格作为本课的学习目标之一,富有挑战性,能激发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容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试着画出节奏。 2.照着老师的样子朗读这首词。 3.品读上阕: (1)出示内容: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自读自悟: 走到辛弃疾的身边去,做他的同行者,调动你所有的感觉器官,欣赏这美丽的夜景,把作者看到的、听到的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出来。 (3)交流: ①看到的:明月、别枝、惊鹊、稻子。 闻到的:稻花香。 想象丰收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出示丰收的图片,图文对照,理解诗句意思。 ②听到的:蝉鸣、蛙声。 (4)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夏夜?(清幽、静谧的夏夜。) (5)配乐有感情朗读,前两句读出“幽”,后两句读出“喜”。 朗读时,前一句语气轻一些,后一句语调上扬,突出欣喜之情。 (6)在如此美好的夏夜,词人的心情怎样?(兴奋、愉悦、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4.品读下阕。 (1)过渡: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如让人走进了画卷一般,词人走着走着,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自读下阕,在脑海中勾勒画面,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 (2)出示内容: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感悟,自主交流。 (4)学生交流画面,相机指导朗读。(天空中轻云飘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忽然,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5)此刻他的心情怎样?就是这个时候(引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6)导学: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小客舍去哪里了呢?——路转溪桥忽见。(拐个弯转过小溪上的小桥,顿时发现它就在眼前。)(7)想象作者看到熟悉的茅店后的神态、动作、语言,感受作者的喜悦心情。 (8)指名读,比赛读。 (9)配乐朗读。 5.大家知道辛弃疾的号是什么吗?(稼轩)“稼”就是种植庄稼的意思,他一直很看重农事,关心农民忧乐,这首词就很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让我们再来读全词,体会作者夜行黄沙道中时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读出词独有的韵味。 6.有感情朗读整首词。 设计意图:该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去感受和体验词的优美意境,体会词人的心境,又通过美丽的画面和音乐,创设出其乐融融的学习情境。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丰富了文本的内容。 三、诗词对比,感受不同 1.回顾《宿建德江》,读一读。 2.说说同样写的是月夜景色。这两首诗词中作者的情感一样吗?结合诗词说一说。 3.《宿建德江》表达的是旅人的寂寥之感,主要体现 “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表现的是词人面对美丽月夜,丰收之景的愉悦之情,对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 4.分别朗读这两首诗词,感受作者的不同情感。 5.交流其他描写月夜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对弟弟的思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对亲人的思念)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悲怆郁愤)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来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