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创业洗稿知识付费拆书拆书稿范文.doc 立即下载
2025-02-20
约3.7千字
约8页
0
1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内容创业洗稿知识付费拆书拆书稿范文.doc

内容创业洗稿知识付费拆书拆书稿范文.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8页
内容创业洗稿知识付费拆书拆书稿范文

原标题:内容创业洗稿,知识付费拆书
罗振宇又因为跨年演讲的问题成为众矢之的了,顺带着他的得到APP知识付费模式再一次被拖出来,被人批判了一番。
批判知识付费的理由已经屡见不鲜。此前公众号“混沌巡洋舰”在《知识付费的悖论与解药》这篇文章里提到了这样一段话——知识分成三层:见闻,技能,思维。
现在的知识付费,大多停留在见闻层面,是古代听书的高效版,只能看做是智识的娱乐方式。真正的技能和思维没办法通过“听”和“简单的看”来完成,它需要专业训练。我很认可这个观点。不过,这种批判观点已经屡见不鲜了。
这篇文章只是想讨论一下知识付费这个概念下的一些乱象——拆书。
一
上个月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名叫“通过写作赚钱?”。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感慨知乎现在沦落到这种地步的时候。当然也觉得有些好奇,想看看下面的高赞回答到底说了什么东西,其中一个名为“星辰”的97年大四学生讲述了自己的经验。
链接如下:s://.zhihu./question/22613456,感兴趣的可以仔细看看。
大概意思我总结下。这个学生写了自己拆书给樊登读书会、有书这些平台供稿赚稿费的问题,并且还在教给其他人,甚至还希望借此开培训班,教其他人怎么赚稿费。
他的用词很准——“拆书”。
所谓“拆书”的意思,也就是把出版社的书,大概浏览一遍,写成听书稿。用他的原话来说就是,“就是把文章的精华内容提取出来写给读者,为用户节省时间看书。就跟说书一样,和拆书稿的区别就是要求语言口语化,稿费一般在2000左右”。
他现在就是在有书写拆书稿,对自己的评价是,“算是古代的一个伴读小书童”。
他在一个月内,把理想国出版社出版的《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一战中东1914-1920》拆成了7篇文章。格式也很明晰,他在自己的公众号文章《1000块钱一本的拆书稿到底是什么鬼?》里有介绍概念和格式。
这里直接放他的原图吧。
正好我家里有这本书,于是从书架上把它拿来稍微扫了眼:这本书整整500页。英国历史学家尤金·罗根解读了奥斯曼帝国的衰亡历程,以及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深远影响,并对现在中东政治政权民族等问题的根源性探索。
这书算得上是个大部头了。理想国M系列的历史类书籍我常阅读,按照正常阅读速度,这本书应该要读7-10天,如果再加上周边资料阅读、课程观看的话,真正用拓展性阅读的方式把这个问题了解个七七八八,可能要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再去“有读”平台上看了眼被拆解的《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一战中东1914-1920》,售价4.99元,卖了6700份——销售额其实也不高,只有三万多块。
二
我很难相信英国历史学家写的这本大部头在一个天天搞写作赚钱教学课的大四学生手里能有多少准确无谬误的拿捏与解读。他或许考拆书真的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不少见解,而且还赚到了稿费。对一个大四学生而言,这是某种意义上的成长。
但是对读者和出版社来说呢?“拆书”型的知识付费恐怕不是那么回事。
不知道一线城市中产白领们在知道自己天天是在被一个专职赚拆书稿费的大四学生那里看完了这本书,会不会有吃了苍蝇的感觉。
原本以为可以学习和炫耀的知识,不过是被人流水线上一个大学生狼吞虎咽甚至都还没嚼碎就扔过来的渣滓。中产的虚假意识恐怕在这一刻被戳得粉碎。
“拆书”本质上是通过包装成知识付费的反智主义,以牺牲出版社为代价去推销所谓的录音+拆书稿。
所以你可以看到,连理想国都不得不开始顺应这个潮流,开发看理想APP,去做一些更高阶的知识付费。
当然,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种“拆书”——媒体化传播、经验化解读的拆书。
一位朋友在一家投资公司工作,曾经帮助公司CEO解读《灰犀牛》这本书。他做的事情大同小异,但多了一步——采访CEO,结合他的投资经写拆书稿,最后找来讲稿人配音。
这本所谓的创业成功者解读《灰犀牛》的课程最后售价99元。这位朋友介绍,平台方和课程制作方的分成模式往往根据KOL强势与否制定,有时候是55开,有时候是64开甚至73开。品控、流程基本会决定内容质量的高低。得到APP相对来说品控还算严格,其他平台课程往往鱼龙混杂。
在他看来,“拆书”这门生意无可厚非,因为“创业者、CEO没有时间来传授经验,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节省时间”。他要做的事情,无非就是通过采访的形式,把精华内容留下来,做媒体化的传播。
从这个维度来看,《财经》杂志总编何刚说“不服罗振宇的媒体人还是虚心点吧”,其实话还是有几分道理——因为知识付费某种意义上还做了媒体付费没做成的事情。
但另一个维度再看,我们并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拆书”终究是一种工业化的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模式中的问题必须直视。
说到这里大家基本可以知道目前大部分知识付费平台的“拆书”生产模式:
1、找兼职学生或撰稿人阅读出版社的大部头书籍,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内容创业洗稿知识付费拆书拆书稿范文

文档大小:1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