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10页 教师二年级数学说课稿精编 教师二年级数学说课稿精编 【篇一】 教师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 (二)9的乘法口诀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它是在学生熟练掌握1到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而且学生已经具备了推导口诀的能力,因此本节课对9的乘法口诀的推导,学生就会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独立的推导。教师就应在学生推导口诀的过程中,注意1到6口诀方法的延用。初步形成开放式教学,培养了探索精神,并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有关的乘法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依据以上目标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并运用口诀进行有关的乘法计算。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则是推导和编制9的乘法口诀并熟记。 四.说教法.学法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助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激励法.自主合作式教学法,引导发现,归纳总结等教学方法,其中自主合作,归纳总结又是我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五.说教具.学具准备先进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直观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我需要的教具有多媒体课件一套,卡片若干六.说教学过程合理地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本节课我将以新课标的新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活动形式,力求构建一个思维灵动,充满活力的课堂我主要安排了个教学程序我先说说我的整体设计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大约5分钟)自主探索,研究问题(大约15分钟)分层练习,解决问题(大约10分钟)课堂总结,升华提高(大约5分钟)七.说板书设计。9的乘法口诀199919一九得九29189218二九八39279327三九二七49369436四九三六59459545五九四五69549654六九五四79639763七九六三89729872八九七二99819981九九八一 【篇二】 教师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一.教材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量的计量应用越来越广泛。本节课学习的就是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这节课的内容是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还是第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所以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4.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实际观念) 二.教法和学法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 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三.教学过程本课时的教学指导思想确定为创设情境,主体参与,合作互动。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层次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我们都知道,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新课引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课的开始我就为学生创设了游戏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首先,我设计了一个“背一背”的游戏找三位学生,其中两位体重对比明显。这三名学生互相背一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初步感知轻重。其次,我利用课件演示,请学生观察两幅图片,说一说哪边轻,哪边重再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