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乘法分配律教学实录人教版.doc / 文档详情
乘法分配律教学实录人教版.doc 立即下载
2025-02-20
约4.7千字
约12页
0
2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乘法分配律教学实录人教版.doc

乘法分配律教学实录人教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12页
乘法分配律教学实录人教版

作为一个课堂教学案例,其基本素材是课堂教学实录。接下来WTT为你整理了乘法分配律教学实录人教版,一起来看看吧。
乘法分配律教学实录人教版篇一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的例题和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等活动,引领学生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2.通过变换、联想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索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收集素材1.用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收集相关联的算式。
师:通过课前的交流,老师已初步领略到咱们四(11)班孩子的风采,上课铃声响了,老师相信会看到大家更精彩的表现,首先请看这样一道问题。
课出示:
师:轻声读题,会解决的请举手。
生:70-5+40-5。(师板书算式)
师:能具体说说你这样列式的依据吗?
生:70-5算的是买5夹克衫的钱,40-5算的是买5条裤子的钱,加起来就是5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的钱。
师:思路很清晰,(有不少学生又举起了手)看来,有些同学还有不同的想法,我们一起来听听。
生:(70+40)-5。(师在先前算式左边板书)
师:这样列式又是怎样想的呢?
生:5夹克衫和5条裤子可以看作5套衣服,我先算出一套衣服的钱,也就是70+40,然后再乘5,算出一共要付的钱。
师:咱们班学生果然出手不凡,一会儿就想出了两种方法。接着请看第二题。
课出示:
生1:12-30+16-30。我先算出上午卖出的千克数,再算出下午卖出的千克数,然后相加,得到一天一共卖出的千克数。(师对应先前右边算式板书)
师:同意他的想法吗?
生(齐):同意!
生2:(12+16)-30。我是先算出一天一共卖出多少袋大米,然后乘30算出一天一共卖出多少千克大米。(师对应先前左边算式板书)
师:不错,有了刚才的经验,现在更棒了。
2.观察两组算式左右两边各自的特征。
师:同学们,看看这些算式,老师发现左边的两道算式感觉蛮像的,你们觉得呢?(学生纷纷点头赞同)那你能说说它们像在哪些地方呢?
生1:左边的算式都有小括号。
生2:左边的算式小括号外面都乘上一个数。
生3:我可以把他们两人的话总结一下,也就是左边的算式都是先算两个数的和,然后再乘一个数。
师:发言很有水准。让我们再来看看右边的两道算式,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
生1:它们都是先算出两个数的乘积,再相加。
生2:我想补充一点,在相乘的两个数中有一个数是相同的。
师:确实是这样的!
3.引导学生验证,将左右两边的算式组成等式。
师:同学们,对应的两道算式只是我们用不同的思路解决了同样的问题,按理它们的结果应该是相等的,那两边算式结果究竟等不等,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生:计算。
师:很好的方法。(师生共同口算第一组算式)
师:通过计算,第一组算式左右两边都等于550,在数学上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接。(师用等号连接第一组算式)
师:接着我们来看第二组算式,咱们提高点要求,谁有本领不用经过精确的计算也能作出判断?可以互相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
生:右边算式中的12-30是12个30,16-30是16个30,合起来是28个30;左边的算式正好也是28个30,所以是相等的。
师:非常精彩!从乘法的意义着手,同样说明了问题。不管怎样,现在我们可以放心地在每两道算式之间写上等号了。(师用等号连接第二组算式)
二、探索规律,全面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涵
1.
观察算式左右两边的联系,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类推到第二组算式。
师:画上等号不是我们学习的结束,恰恰是我们研究的开始,老师在寻思着,这两道算式结果是相等了,那算式之间究竟有没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再轻声地读一下每一道等式,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轻声读算式)
生:第一道等式左边是70和40的和与5相乘,右边是70和40分别与5相乘,再把两个乘积相加。
师:问题的关键是这样变化后,计算的结果是
生(齐):相等的。
师:是呀,带着这样的想法一起看看第二道等式。
生:左边算式是12和16的和与30相乘,右边算式是12和16分别与30相乘,再相加,结果一样。
师:同学们,这两道等式左边的算式先算加法后算乘法,右边的算式先分别相乘再相加,改变了运算的顺序,结果却不变,这样的现象是巧合吗?
生:不是!
2.师生合作写一组与上面算式有相同特征的式子。
师:既然大家都这么肯定,那现在老师写一道算式,你能很快写出一道与它得数相等的算式吗?
板书:(15+10)-4
生:15-4+10-4。(对应先前算式板书)
师:结果究竟等不等?
生1:我们可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乘法分配律教学实录人教版

文档大小:2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