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5页 ***区关于治理公路货车超限超载专项行动工作总结超限超载工作总结 ***区关于治理公路货车超限超载 专项行动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治理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有关文精神,结合实际,认真研究部署,严格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坚持“依法严管、标本兼治、立足源头、长效治理”原则,扎实开展专项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杜绝货车非法改装,有效地治理了干线公路、农村公路超限超载行为,进一步提升了公路网整体安全保障水平,切实保护了我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截至10月底,已检测车辆360余辆,查处超限超载违法车辆135辆,罚款金额累计98800元,驾驶证处罚记分599分,卸驳载2734余吨。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安排为进一步加大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力度,全面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属地管理、社会参与的长效治理工作机制,2月份区政府及时成立区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在区路政大队设立办公室,负责全区治超办的日常工作。根据省、市《通知》有关文精神要求,我区详细地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联合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了各责任部门及完成时限。 二、强化部门协作,联动执法监督 年初,区路政大队、市路政直属大队、市交警五大队进行工作对接专门研究制定联合路面执法行动方案,详细排出工作计划,建立健全联合执法制度,对执法人员按24小时值班进行细致安排。此次治超,针对托运砂石、水泥、钢管、煤灰等,以二轴及以上货车为治超对象,开展路面联合执法,按照(交公路发[20XX]124号)、《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淮政办发【20XX】28号)等文要求,选择市工业园公交站场为超限超载检测点开展集中联合整治。执法全过程坚持统一领导,部门协调,各方联动的工作机制,具体由公安部门对车辆实行路面检查,路政部门负责称重和卸驳载并提供称重检测单及卸驳载事前、事中、事后的图片资料,由公安部门进行款罚、记分,公路管理机构执法人员凭《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书》复印留存,放行已消除违法状态的车辆。而对运输鲜活农产品、危化品、水泥混凝土等不宜现场驳载货物的超限超载车辆,则不实施现场卸驳载,采取非现场处罚。 三、抓好源头排查,实施严管严罚 为认真履行好治超工作,我们注重从源头货物、源头企业抓好,强化源头治超工作规范、有序、长效。我区运政稽查部门对所属的3家重点货物装载源头企业(江苏忠义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淮安嘉诚远方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淮安华新集团运输有限公司)实施巡查监管,安排执法人员进驻,明确货运源头企业的治超职责和义务,落实货物装载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内部安全管理,每季度至少对这3家企业巡查一次,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好货车、驾驶人进出登记、称重放行、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加强源头监管、指导企业整改,我区货运源头治超得到有效落实,超限超载现象基本消除。 对发现的超限超载车辆严格实施“一超四罚”,除依法责令卸驳载并处罚记分外,相关执法部门还将车辆、驾驶人、运输企业、源头装载单位信息抄告区运管部门,再按相关规定处罚。治超工作开展以来,运管部门收到其他相关部门抄告过来的超限超载道路运输企业2个,驾驶人员2人次,车辆3辆次。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工作氛围 按照工作部署,深入开展“治超”工作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宣传,采取在醒目位置张贴、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广泛宣传,营造爱路护路氛围。向区内运输企业下发和宣传《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意见》、《超限运输行驶公路管理规定》,要求相关企业认真学习公路治理工作新要求、超限车辆认定新标准、违法超限车辆处理新规定。今年1月,在市区楚秀园北门广场组织开展现场治理超限超载宣传活动,先后走进十余家运输企业进行二十余次宣传,制作墙报4刊,标语12幅,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积极利用各级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淮安电视新闻报道,《中国道路运输网》、《江苏商报》《淮安日报》及《淮海晚报》等报刊网络宣传治超工作进展及成效。目前已形成了电视上有镜头、广播有声音、网上有信息、报刊有文章、路上有标语的良好宣传氛围,对治超工作开展起到了良好的推进效果。 五、加强学习,提高路政人员的素质 从思想入手,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首先是加强政治思想和作风效能建设学习,组织执法人员学习廉政准则,构建和谐社会等理论知识,在路政会议上开展荣辱观教育,使执法人员不断提高认识,提升政治思想境界和理论水平,树立执法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截至目前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参加业务知识、法律、法规、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十项禁令”等培训45课时,并进行各项知识考试7次,合格率100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