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八章糖代谢第一节多糖的消化吸收及转运一多糖的消化三.糖的转运(进入到细胞)第二节单糖分解 一 糖酵解(二)发酵的历史(三)糖酵解途径或EMP途径2.糖酵解的各个步骤己糖激酶 (关键酶)2)G—6—P转化成F—6—P,需要Mg2+磷酸己糖 异构酶3)F—6—P磷酸化成F—1,6—2P,需要Mg2+磷酸果糖激酶-1 关键酶4)F—1,6—2P裂解成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DHAP)5)磷酸三碳糖的同分异构化6)3—磷酸甘油醛氧化成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 油醛脱氢酶7)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磷酸)转磷酰基生成3-磷酸甘油磷酸和1个ATP磷酸甘油 酸激酶8)3-磷酸甘油酸转变成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 酸变位酶9)2-磷酸甘油酸脱水形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烯醇化酶10)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生成丙酮酸丙酮酸激酶 (关键酶)互变异构反应(四)酵解过程中ATP的合成(五)丙酮酸的去路(六)其它单糖进入酵解的途径二、三羧酸循环(TCA)三羧酸循环(TCA)(二)丙酮酸脱氢酶系及其调控丙酮酸脱氧酶系催化反应4.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使被还原的硫辛酸重新氧化,并将氧递给它的辅基FAD6.丙酮酸脱氢酶系的调控(三)三羧酸循环乙酰辅酶A2.柠檬酸异构化生成异柠檬酸顺乌 头酸酶3.异柠檬酸氧化脱羧生成酮戊二酸异柠檬酸脱氢酶4.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成为琥珀酰辅酶Aα-酮戊二 酸脱氢酶系5.琥珀酰COA转化成琥珀酸,并生成GTP琥珀酰CoA 合成酶6.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反丁烯二酸)琥珀酸 脱氢酶7.延胡索酸被水化生成苹果酸,由延胡索酸酶催化,形成L-苹果酸延胡索酸酶8.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苹果酸脱氢酶H2O(四)三羧酸循环中产生的ATP4.从丙酮酸脱氢开始计算5.从葡萄糖计算糖代谢计算(五)三羧酸循环中碳骨架的不对称反应(六)三羧酸循环的回补反应1.丙酮酸在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下形成草酰乙酸,以生物素为辅酶。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的催化下形成草酰乙酸(七)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2.是多种物质的共同代谢途径,是糖、脂和蛋白质的彻底氧化途径。3.中间产物为其他合成代谢提供小分子前体三、磷酸戊糖途径(磷酸已糖支路)(一)磷酸戊糖途径2.磷酸戊糖途径(HMS途径)2)分子重排阶段:将五碳糖重新揆屡六碳糖。(5)转酮反应:(6)转醛反应:(7)转酮反应:(8)F—6—P异构化(9)2个3—磷酸甘油醛可生成一个F—1,6—2P,由醛缩酶催化。(二)磷酸戊糖途径(HMS)总式(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四)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ATP第三节糖异生 一糖异生及证据2.糖异生的证据二、糖异生途径1.丙酮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EMP10/11的逆反应)1)丙酮酸生成草酰乙酸:2)草酰乙酸转变成苹果酸,从线粒体转运回细胞质3)在细胞质中,苹果酸又被苹果酸脱氢酶氧化成草酰乙酸,以NAD为受氢体。丙酮酸4)草酰乙酸形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5)反应的总式为: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沿酵解途径逆向反应,转变成F—1,6—2P3.F—1,6—2P转化成F—6—P(EMP3的逆反应)4.F—6—P生成G(EMP1的逆反应)三、糖异生中消耗的ATP及其生理意义2.生理意义四、糖异生途径的前体3.乳酸和Cori循环4.反刍动物糖异生途径十分旺盛五、糖原的分解代谢2.糖原分解作用:2)去分枝酶催化糖原分枝点的1,6糖苷键断裂3)G—1—P经G—1,6—2P变成G—6—P4)G—6—P的去向六、糖原的合成代谢2.UDP葡萄糖合成为糖原,由糖原合成酶催化3.分枝的形成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