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外国语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精选.docx 立即下载
2025-02-27
约7.8万字
约127页
0
12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5年河北外国语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精选.docx

2025年河北外国语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河北外国语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300题)
1、[单选题]小王忘记了朋友的手机号的最后两位数,只记得倒数第一位是奇数,则他最多要拨号多少次才能保证拨通?()A.90B.50C.45D.20【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最后一位有5种可能;倒数第二位有10种可能。因此总的组合方法有5×10=50种。
2、[单选题]一位高中英语教师在最后的一次试验中,把一些真正的、通常使用的格言散置于几个他自己编造的、无意义的听起来像格言的句子之中。接着他让学生对所有列出的句子进行评价。学生们普遍都认为伪造的格言与真正的格言一样地具有哲理。这个老师于是就推论出格言之所以得到了格言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它们经常被使用,而不是因为它们具有内在的哲理。下面哪一项如果正确的话,最能质疑这个老师的结论?()A.有些格言使用的频率比其他格言的高B.在所列出的句子中,真正的格言的数量比伪造的格言的多C.格言型的句子与听起来像格言的句子具有不同的风格D.那些被选择作为评价者的学生,缺乏判断句子哲理性的经验【答案】:D【解析】由题干知,老师的结论是“格言之所以为格言,是因为经常被使用,而不是因为其具有内在哲理”。D项正确,如果成立,说明这些学生不具备判断句子哲理性的经验,最能质疑老师的结论。ABC三项错误,“使用频率”、“数量”及“风格”不是判别格言的依据,因此不能质疑老师的结论。
3、[单选题]把一根线对折,对折,再对折,然后从对折后线绳的中间剪开,这线被剪成了几段?()A.6B.7C.8D.9【答案】:D【解析】将绳子对折3次,剪1刀,变成23×1+1=9段。
4、[单选题]某旅游景点商场销售可乐,每买3瓶可凭空瓶获赠1瓶可口可乐,某旅游团购买19瓶,结果每人都喝到了一瓶可乐,该旅游团有多少人?()A.19人B.24人C.27人D.28人【答案】:D【解析】3个空瓶可换1瓶可乐,19瓶全部喝光后,其中18个空瓶可以换回6瓶可乐,再将这6瓶喝光后,可以再换回两瓶可乐,喝光这2两瓶后将这两个空瓶和最开始余下的1个空瓶还可以换回1瓶可乐,由此可知该团一共喝了19+6+2+1=28瓶,由人均1瓶可知,该团共有28人。
5、[单选题]中性犯罪动机是指对社会不具有卑鄙、下流等道德沦丧性质的个人犯罪动机。如因怜悯、同情亲友或因被害人的不正当行为而感到屈辱、羞耻,以及因迷恋某物品或某种活动而导致犯罪。这类犯罪既不同于卑鄙犯罪动机,也不同于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动机。依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中行为人的犯罪动机属于中性犯罪动机的是()。A.齐某因不堪忍受父母经常吵架而对生活绝望,遂产生弑杀父母的想法,趁父母熟睡之机杀害了父母B.张某因迷恋女性内衣,偷偷潜入内衣店,盗走价值5000元的名牌内衣C.宋某因女友与自己分手,另结新欢,而砍伤女友D.犯罪嫌疑人龚某持刀抢劫一辆“黑车”后自首,而其犯罪动机令人瞠目结舌,竟是想进监狱戒掉赌瘾【答案】:B【解析】中性犯罪动机的定义要件:①不具有道德沦丧性质;②不同于卑鄙犯罪动机,也不同于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动机。B项正确,张某是因迷恋女性内衣而导致的犯罪,不具有道德沦丧性质,且这类犯罪既不同于卑鄙犯罪动机,也不同于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动机,符合定义。AC两项错误,杀害父母、砍伤女友均具有道德沦丧性质,不符合①。D项错误,戒掉赌瘾这一行为动机是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动机,不符合②。
6、[单选题]足球比赛的计分规则是: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如果某国家队共打了28场比赛,其中负6场,共得40分,那么这个队胜了多少场?()A.8B.10C.12D.9【答案】:D【解析】设球队胜了X场,平了Y场,由题意则有3X+Y=40,X+Y=28-6,解得X=9,因此胜了9场。
7、[单选题]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人体就呈明显的两侧对称。但这种对称又不时会被打破,众所周知,体内的器官分布就呈现某种不对称,如心脏偏于左侧,或许因为我们处处遭遇对称,因而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然而,更加重要的却是,在所有创造性的活动中,首先必须打破的恰恰是这种原始的对称性。以哲学史上有名的“布里丹的驴子”为例,当它置身于两堆同等距离的干草之间时,将难以在向左走与向右走之间做出抉择。它置身于对称性之中,若不打破这种对称性,它就会被活活饿死。自然,现实中的驴子决不会饿死,由于某种细微差别的影响,它会以不可预测的行动去打破这种逻辑上的对称。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A.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使得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B.从事创造性活动,必须打破世界的对称性C.现实的对称不同于逻辑的对称D.打破原始的对称性是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首要条件【答案】:D【解析】由“然而,更加重要的却是”可知,“在所有创造性的活动中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2025年河北外国语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精选

文档大小:12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