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传统节日重阳节.docx / 文档详情
传统节日重阳节.docx 立即下载
2025-03-04
约5.6千字
约8页
0
3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传统节日重阳节.docx

传统节日重阳节.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8页



传统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茱萸节、重九节、老年(人)节。重阳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这些你了解到了吗?中國重要傳統節日之重陽節時節是重陽,菊花牽恨長——重陽節漫談中國傳統的六大節日當中,重陽節是非常有意思的,它的來歷和內涵甚至比清明節和中秋節還要早還要豐富。現在我就跟大家來聊一聊這個節日。重陽節是農曆九月九日。在陰陽五行系統中,世間萬物被分成陰陽兩類,數目也是如此,具體來講就是單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月九日是兩個陽數相重,所以稱重陽,也叫作“重九”、“九日”等。那麼重陽這一天作為節日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一般來講有三種說法。一是戰國說。這種說法有很多的現代學者比較認同,但是他們都沒有提供一個比較可信的證據,有的學者僅僅依靠《楚辭·遠遊》當中的“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來進行判斷,當然這是站不住腳的。因為這裡的“重陽”指的是天空,而非重陽節。二是西漢說。在《西京雜記》中記載了關於戚夫人的一段故事,有“九月九日佩茱萸”的說法。但是,我們翻遍西漢時期的文獻都沒有見到當時關於重陽節的記載,反而證明了在晉朝就已經有了重陽節。為什麼呢?因為《西京雜記》的作者是晉代的葛洪。三是東漢說。這個說法比較靠譜,因為最早記載重陽風俗的書是東漢崔寔的《四民月令》,當中有一句話:“九月九日可采菊花。”而到了曹丕的《與鐘繇書》中就明確有“忽複九月九日。九為陽數……”的說法。之後晉代周處的《風土記》就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話:“漢俗九日飲菊花酒,以祓除不祥。”“漢俗”很明顯就是指《四民月令》中的“九月九日采菊花”,這點可以證明重陽節應該產生于東漢。關於重陽節的一個非常有名的傳說就是記載在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當中,大概內容如下:東漢時,汝南當地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汝南年輕人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桓景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就想拜他學藝降魔。費長房給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並囑他九月九那天讓鄉親們各帶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登高避禍。按照師傅的吩咐,桓景用降妖青龍劍打敗了妖魔。汝南的百姓登高後,也躲避了瘟疫。此後,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稱為“重陽節”。當然,這個道教的傳說故事是南北朝時期的人們為了解釋重陽節的由來而編造的,只不過是為了豐富當時的民俗活動,不足為信。那麼為什麼要設置重陽節呢?在學者們考究中認為有四種解釋,分別是求壽說、嘗新說、避邪說和大火星祭祀說。但是“避邪說”的解釋可能更準確,因為有許多的佐證材料。一是歷史的典籍都有重陽節為避邪之日的說法。如南朝梁代丘遲的《九日侍宴樂游苑》說:“朱明已謝,蓐收司禮。爰理秋祓……”“蓐收”就是指秋季,“秋祓”就是重陽節的活動。宋代的《夢梁錄》中說:“……蓋茱萸名避邪翁,菊花為延壽客,故假此兩物服之,以消陽九之厄。”還有《太平府志》中說:“重陽日攜酒登高,插茱萸,遠望,以避邪穢……”二是有些地方重陽節有拋擲某物以轉移晦運的習俗。如江西萍鄉地區在過重陽節的時候,就要到附近的寶塔嶺登高,登高的人要購買柑橘上山,不是吃而是互相投擲,投擲的目的就是把晦運進行轉移。三是不少地方重陽節有放風箏的習俗,而放風箏在民俗觀念中具有放去災邪、除去晦氣的心理寄託。另外,一些奇特的地方性習俗也只有從避邪的角度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釋,比如在紹興一帶重陽節忌諱互相走訪。重陽節忌走訪,當然是為了避免傳染晦氣。“重陽”之日稱為節日也與預測吉凶禍福有關。古代將從事星占、相面等活動來預測吉凶禍福的人稱為術數家。術數家將4617年當作一個週期,稱為一元。他們認為一元當中每隔若干年就會出現一個災年,一元中共有57個災年,他們給這些災年取了“陽九”、“陰九”、“陽七”、“陰七”等名稱,都是陽數。像九、七、五、三這些陽數都是災厄之數,而這類災害是由上天造成的,天為陽,所以天災降于奇數之時。這種陽九為災日的迷信觀念從漢朝開始慢慢深入人心,一九稱為凶,重九就是凶上加凶,當然要加以躲避,所以就有了重陽節。重陽節的習俗有很多,其中登高宴飲是最具代表性的。梁代的宗懍《荊楚歲時記》中說:“九月九日四民並藉野飲宴。”“藉野飲宴”就是說在山野裡鋪草為席,然後坐在上面吃喝。登高遊玩肯定要帶上美味佳餚,而那些不去登高的人也在官署或家中宴飲。達官顯貴的重陽宴飲是比較奢侈的,有歌舞也有弦樂,場面宏大,到了唐朝,帝王更是帶頭進行宴飲來與大臣們慶祝重陽節。帝王們的“示範”作用讓地方官也養成了在重陽節設宴的習慣,其中有一件發生在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江西重陽節宴飲的事成為千古美談。當時“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去交趾探望在那裡做官的父親,路過江西南昌,恰好當地都督閻伯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传统节日重阳节

文档大小:3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