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200题) 1、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改进者是()。A.孙思邈B.蔡伦C.毕昇D.栾大【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孙思邈是唐朝的医学家,著作是《千金方》,《千金方》中全面总结了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因此孙思邈被称为“药王”。B项正确,东汉时期,蔡伦总结以往人们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C项错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D项错误,栾大是汉武帝时期胶东王刘寄宫中的尚方,和文成将军少翁拜同一个老师学习方术。故本题选B。 2、“世界屋脊”指的是()。A.青藏高原B.昆仑山脉C.珠穆朗玛峰D.喜马拉雅山【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常识。A项正确,青藏高原大部分位于我国青海西藏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面积250万平方公里,有“世界屋脊”、“雪域高原”和“第三极”之称。B项错误,昆仑山脉位于新疆、青海和西藏的交界处,平均海拔5500-6000米,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一般认为最高峰是位于新疆和西藏交界处的昆仑女神峰。C项错误,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的边境线上,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也是世界最高山峰。2020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和尼泊尔总统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测定的高程为8848.86米。D项错误,喜马拉雅山位于中国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边境线上,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故本题选A。 3、我国历史上采取“无为而治”的朝代是()。A.东汉B.西汉C.东周D.西晋【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是以制度治国,以制度约束臣民的行为,臣民均遵守法律制度。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都是一片荒凉的景象。汉高祖及其后的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灭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文景时期,文景二帝主张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倡导以农为本,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约法省禁”的政策,使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在此期间国力显著增强,史称“文景之治”。故本题选B。 4、下列著名战役中,不属于以少胜多的战役是()。A.淝水之战B.巨鹿之战C.长平之战D.赤壁之战【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淝水之战,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前秦军。B项正确,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C项错误,长平之战是周朝时期秦国与赵国之间的战略决战,具有兵力优势的秦国获胜。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D项正确,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本题是选非题,故本题选C。 5、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分界线是()。A.落基山脉B.红海C.安第斯山脉D.白令海峡【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常识。A项错误,落基山脉,位于北美洲,是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干,北美洲大陆的重要分水岭和大河的发源地。B项错误,红海是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的一块海域,面积约43.8万平方千米,是盐度最高的海,也是世界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C项错误,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西岸,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在南美的主干,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D项正确,白令海峡位于亚洲最东点和美洲最西点之间,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也是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分界线,是连接北冰洋和太平洋的通道。故本题选D。 6、“孤篇盖全唐,一词压两宋”中的“孤篇”是指()。A.《春思》B.《春晓》C.《春江花月夜》D.《钱塘湖春行》【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春思二首》是唐代诗人贾至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先点染出春草丛生、柳丝飘拂的生机盎然的画面,以写气图貌之笔传出了花枝披离、花气氤氲的浓春景象,后转写诗人纵然在美好的春光中仍然排遣不去的、与日俱长的愁恨。B项错误,《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C项正确,“孤篇盖全唐”是古人对《春江花月夜》的评价,清末学者王闿运评价其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近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中称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文库****品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