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图形宝宝找家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图形宝宝找家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图形宝宝找家教案1本班幼儿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对于新的事物非常感兴趣,特别喜欢游戏这种活动类型。数学《图形找家》这次教育活动,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游戏形式的猜想活动。打破了传统的数学教法的单一、枯燥,使幼儿在游戏中掌握了对各种集合分类,充分发展了幼儿的积极参与性和思维的敏捷性。活动准备:幼儿准备:每2个幼儿一套学具《图形找家》。幼儿认识各种几何图形、掌握10以内的加减。教师准备:教师演用放大的一套。活动重点:1.在角色游戏和猜想活动中复习几何图形的结合分类,以及复习10以内序数的加法,巩固三维特征的概括。2.发展思维的敏捷性及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活动过程: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教师以角色游戏(复习集合图形、分类、集合)来导入。教师:森林里有一所动物幼儿园,有一天,老师和小朋友做图形找家的游戏,你们看,哪几个小动物来做游戏了?教师逐一出示……大象、小鸡、小老鼠、小狮子。因为幼儿都是比较卡通的形式,而且又是角色游戏扮演小动物,这样可以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接下来将幼儿分成4组,每一组扮演一种小动物角色。教师出示图1:这10个图形有些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幼儿为图形的形状、大小、颜色、角的个数、边的条数来回答。教师通过各种色彩鲜艳的图片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游戏开始:教师出示图2,模拟各种小动物的口吻说。大象说:我要有单数编号的图形。小鸡说:我要有四条边的图形。小老鼠说:我要红色的图形。小狮子说:最后的三个图形给我。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用各种小动物口吻和丰富的面部表情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说玩后,请每组“小动物”各派一个代表上来找图形,教师按角色分别指出要哪几个图形。这部分用的是教师的放大的教具。过后请下边的小朋友再次操作刚刚的游戏过程。教师:下面请小朋友两个两个一起合作,帮第一张图上的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教师再次提醒一遍幼儿四个小动物要什么样的图形,教师巡回指导,这部分充分发展了幼儿之间的合作精神。最后进行猜想活动……复习10以内序数的加法和方位。教师:图形娃娃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小动物们真高兴!我们再来玩一个猜图的游戏好不好?教师出题:大象家没有,小老鼠家有,小狮子家没有,小老鼠家没有?0+4+0+0=5(5号图形)大的红的圆形。要求幼儿猜出图形后,说出它的三维(大的、红的、圆的)以及在图1中的位置(第一排第五个)。这种猜想活动幼儿非常感兴趣,抓住了幼儿好奇的心理特征,使幼儿思维高度集中。图形宝宝找家教案2一、活动目标:1、巩固幼儿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能按图形特征分类。2、学习短句:“宝宝,我送你回家”3、培养幼儿关心他人,乐意助人的品质。二、活动准备:教具:图形,儿童乐园一幅,教室内地面布置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图形每人一套。三、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1、师:我们小1班来了三个图形妈妈,看,它们是谁呀?(出示图形妈妈)这是谁?(图形妈妈),依次出示三角形妈妈。方形妈妈,图形妈妈怎么啦?(哭)我们一起来问:”图形妈妈你为什么要哭?2、图形妈妈说我们的宝宝去儿童乐园玩不见了,想请小1班的宝宝帮忙找一找,把图形宝宝送回家,你们愿意吗?3、我们先请图形妈妈回家等,老师把图形妈妈分别插在三个篮子上。二、请幼儿把图形娃娃送回家。1、出示图片,师:原来这些宝宝都在儿童乐园玩呢,老师先来找一找。教师示范,找到后边送边说:宝宝,我送你回家。幼儿模仿练习2、请个别幼儿上前把找到的娃娃送到对应的妈妈身边去。验证,小结。圆形宝宝回圆形家,(三角形、正方形)三、幼儿集体操作,把自己椅子下上的图形宝宝送回家里。1、师:这些宝宝都回家了,图形妈妈应该很开心!可是怎么还在哭呢?原来图形妈妈还有好多宝宝没回家,原来它们还有许多宝宝躲在小朋友的椅子下呢。快把它们送回家去吧,边送边说一句话。宝宝,我送你回家。幼儿操作,教师指导。验证后把图形妈妈转过来笑了。(图形宝宝都回到了家,图形妈妈开心地笑了)四、游戏:到图形娃娃家做客。1、现在图形妈妈笑了,图形妈妈说我们小1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为感谢大家,要请我们去它们家做客,看是哪个妈妈出来我们就去它们家去。2、幼儿看出示的图形,到相应的图形娃娃家做客。3师:我们到图形妈妈家玩得开心吗?我们下次再来做客,跟图形妈妈再见。图形宝宝找家教案3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认识几何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区分图形的大小。2、能将图形与影子匹配,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教学准备:认知准备:认识了圆形、正方形、

一只****爱敏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