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玉米穗虫害的特点是什么及防治措施 玉米地上害虫有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蚜虫、玉米叶螨等。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玉米穗虫害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 玉米穗虫害的特点 一是因玉米吐丝期的早晚和种植地块的不同,其发生危害的程度差异很大。 吐丝早的和分散种植的地块,大大重于吐丝晚的和连片的'地块。在同一年份,玉米吐丝早的和分散种植的地块,玉米穗虫危害株率高达60%—80%;而吐丝晚的和成方连片种植的地块,玉米穗虫的危害株率一般在10%—30%。 二是玉米果穗虫害以玉米螟为主,占到80%—90%左右,其余害虫只占10%—20%左右。 掌握玉米果穗虫害的发生危害特点,采取得力防治措施。 玉米穗虫害的防治措施 在雌穗吐丝盛期防治,会影响玉米授粉;若防治过晚,害虫已钻入果穗内,导致防治困难,防治效果差。长治县7月中下旬是玉米开花授粉的主要时期,要抓住最佳防治时期,实行综合防治: 1.剪除花丝玉米授完粉后,及时用剪刀将花丝连同雌穗顶部1—2厘米苞叶一同剪除,并把剪下的东西全部带出田外,集中处理,防止害虫转移危害。 2.农药防治当百株有虫达40头时,立即使用农药防治,可用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用棉球蘸药液涂抹穗部花丝;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300液滴入玉米穗顶部,每穗滴入6—10滴或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对准穗部花丝喷雾;或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400—500克,兑干细沙土5—6公斤,撒在花丝及果穗上下叶片的叶腋间。 3.人工捕捉当害虫的龄期较大、药防效果差,或达不到药防标准时,可实行人工捕捉。 玉米主要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要点 一、玉米瘤黑粉病 (一)症状该病对玉米茎、叶、穗均可造成危害,被害组织畸形肿胀,产生各种大小不同的菌瘤,外包薄膜,初期为白色或带紫色,后期变为灰白色,薄膜破裂后,散出大量黑粉。 (二)发生规律残留在土壤或肥料内、粘附在种子表面上或病株残体内的厚垣孢子是下年初侵染的主要菌源。条件适宜时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随风雨飘落在植株幼嫩组织上,遇水滴后萌发侵入表皮并形成菌瘤。在干旱、有机质含量低以及重茬地块上发病重,生长期间遇高温、多雨、发病亦重。 (三)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使用杂交包衣种子。 2、与非禾谷类作物轮作2—3年。 3、发病初期在菌瘤未变色之前及时将菌瘤切除,带出田间深埋,防止污染土壤。 4、收获时清除田间病残体,秋季实行深翻土壤,减少初浸染来源。 二、玉米穗腐病 (一)症状玉米穗腐病自幼苗至成熟期都可发生,最典型的症状为种子霉烂、弱苗、茎腐、穗腐,其中以穗腐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再浸染发病初期果穗花丝黑褐色,水浸状,穗轴顶端及籽粒变成黄褐色,粉红色或黑褐色,并扩展到果穗的1/3—1/2处,当多雨或湿度大时可扩展到全部果穗。患病的籽粒表面生有灰白色或淡红色霉层,白絮状或绒状,果穗松软,穗轴黑褐色,髓部浅黄色或粉红色,折断露出维管束组织。 (二)发病规律病源菌从玉米苗期至种子贮藏期均可侵入危害,主要是在收获时果穗霉烂而造成损失。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附着在种子、根茬、茎秆、穗轴等植物病残体上腐生越冬,翌年在多雨潮湿的条件下,子囊孢子成熟飞散,飘落在玉米花丝上兼性寄生,然后经花丝侵入穗轴及籽粒引起穗腐。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和包衣种子。 2、及时剥离苞叶,防止雨淋湿受潮。 3、消除病果穗霉烂顶端,防止穗腐病再扩展。 4、对玉米秸秆、穗轴、根茬等及时采取青饲、氨化、沤肥、焚烧等办法彻底处理。 5、化学防治。在玉米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可有效的控制穗腐病的发生,每亩用直径2毫米左右水洗河沙15公斤与20%氰戊菊脂8—10毫升和50%多菌灵WP50克混合搅拌制成颗粒剂,灌入玉米心叶,不仅对玉米螟蛉防治效果达100%,而且对玉米穗腐病、粘虫、蚜虫防治效果达90%以上。 三、玉米锈病 (一)症状玉米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在受害部位初形成乳白色、淡黄色病斑,之后变成黄褐色乃至红褐色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在叶正面和背面散生或聚生形成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隆起,表皮破裂散出锈粉状夏孢子,呈黄褐色至红褐色。后期在叶正面和背面形成长椭圆形冬孢子堆,突破表皮呈黑色,长1—2毫米,多个冬孢子堆汇合连片,叶片提早枯死。 (二)发病规律玉米锈菌以冬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田间传播以夏孢子重复侵染为主。病害发生与品种和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温度和湿度条件是影响发病最重要的因素。 (三)防治措施选用优质、高产、抗病优良品种。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留茎叶,病株残体烧毁或沤肥,减少田间菌源。化学防治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8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 四、玉米螟 (一)形态特征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幼虫乳白色,背部呈粉红

一条****然后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