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白帝-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 / 文档详情
白帝-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 立即下载
2025-08-16
约1.5千字
约4页
0
1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白帝-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

白帝-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白帝-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

白帝-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推荐)白帝—杜甫作者:唐代,杜甫白帝—杜甫原文:白帝杜甫〔唐代〕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注释:白帝:即白帝城。这里的白帝城,是实指夔州东五里白帝山上的白帝城,并不是指夔州府城。翻盆:即倾盆。形容雨极大。戎马:指战马,比喻战争。归马:从事耕种的马。出自《尚书·武成》“归马放牛”,比喻战争结束。诛求:强制征收、剥夺。恸哭:失声痛哭。秋原:秋天原野白帝—杜甫拼音解读:báidìchéngzhōngyúnchūmén,báidìchéngxiàyǔfānpén。gāojiāngjíxiáléitíngdòu,gǔmùcāngténgrìyuèhūn。róngmǎbúrúguīmǎyì,qiānjiājīnyǒubǎijiācún。āiāiguǎfùzhūqiújìn,tòngkūqiūyuánhéchùcūn?相关翻译在白帝城中,遮天乌云涌出了城门,在白帝城下,瓢泼大雨像打翻了的水盆。峡江急流的吼声像雷霆在轰击,翠树苍藤笼罩的烟雾使日月为之发昏。战马不如归耕的牧马闲逸,战乱使原有千户人家而今只有百家尚存。最为哀痛的是因战乱失去丈夫的妇女们还被赋敛盘剥得精光净尽,听吧,在秋天原野上正在放声痛哭的是哪座荒村?相关赏析诗的前半首写白帝城云雨浑茫与江峡两岸的古木苍藤。首联二句通过描写云行雨施写白帝古城的高峻。着“出”、“翻”二字分别状云之动和雨之猛。云从门中出可见城门之高,雨自城下落更见城之峻。二句不拘律诗常格,以拗格起笔,造成古拙奇奥之势。颔联紧接上联,出句写江峡水势,一个“斗”字传神地描摹出万马奔腾的气势;对句写“古木”、“苍藤”,以“昏”字形容出其阴云密布、日光霾暗的凄惨景象。这一联对仗工稳,刻画工巧,平仄合律。与前联拙工相问、俗雅以对,跌宕错落,营构出一幅意境浑雄的雨景。以画境兴现象,为下半段造成了铺垫。诗的后半段写战乱后的荒村,描绘出一幅荒凉凋敝的秋野图。颈联运用当句对,“戍马”与“归马”相对,突出“归马”的“逸”态;“千家"与“百家”相对,十户一“存”,对比强烈,满目荒凉,怵目惊心。末联突现“寡妇"与“恸哭”。丈夫被征死于战乱,“寡妇”无依无靠,孤苦哀伤,官家仍要征赋逼税,以至“诛求尽”。最后诗以问句归结全篇:是那个村子传来的恸哭?这一问,令人肝撕肺碎!这幅典型的悲剧画面,是唐代安史之乱后的社会缩影。这首诗前半首浑雄苍茫,后半段怆凉悲抑,工拙交差,雅俗浑融,以阴惨之象,兴劫后感怀,产生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力量!作者介绍: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白帝-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

文档大小:1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