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五年级数学教案精编.docx / 文档详情
五年级数学教案精编.docx 立即下载
2025-08-17
约2.3千字
约6页
0
1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五年级数学教案精编.docx

五年级数学教案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五年级数学教案

五年级数学教案(优)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学目标(一)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掌握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二)通过题目设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三)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求平均数的意义及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用具教具:电脑软件、投影片。学具:判断卡。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口算。①小明有12本书,小军有20本书,小明和小军平均每人有几本书?②五(3)班做好事28件,五(4)班做好事36件,平均每个班做好事多少件?③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投中28个,第二组投中33个,第三组投中23个,平均每组投中多少个?由学生自己解答(列式计算)针对第③题提问:①说出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②求平均数必须知道什么条件?③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板书:投中总个数÷组数。(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1: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10人,共投中28个;第二组11人,共投中33个;第三组9人,共投中23个。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读题后,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题。(投影片)①例1和准备题③比较,题目有什么异同?(从条件和问题两方面考虑。)②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必须先知道什么条件?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板书:投中总个数÷全班总人数。教师:投中总个数和全班总人数题目中给了吗?怎么办?②投中总个数和全班总人数知道之后,怎样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尝试自己列式,然后讨论订正。板书:(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28+33+23=84(个)(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10+11+9=30(人)(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84÷30=2.8(个)教师:综合算式怎样列?(学生试列式,再讨论订正。)板书:(28+33+23)÷(10+11+9)=2.8(个)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个。教师:对比例1和准备题③你能发现解答方法有什么异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的情况?2、出示例2:(投影片)下表是五年级二班3个组投中篮球情况统计表。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得数保留一位小数)教师:例2和例1比较,有什么异同?明确:例1和例2的问题一样,但已知条件不同。教师: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要知道什么条件?(学生试做,然后说出自己的列式和思路,充分讨论,如果有不同意见互相交换,最后弄清怎样是对的。)板书:(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2、5×12+3×11+3.2×10=95(个)由学生完成。(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________个。教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板书:(2.5×12+3×11+3.2×10)÷(12+11+10)。讨论:对比例2和例1有什么不同?解答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教师:求平均数时,有时不能除尽,这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取近似值。(三)巩固反馈1、做一做:小亮读一本书,前4天平均每天看6.25页,后3天平均每天看8页。小亮这一星期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先说思路,再列式计算。)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①小李加工一批零件,前2时加工28个,后3时加工36个,平均每时加工多少个?[]A、(28+36)÷(3+2);B、(28×2+36×3)÷(3+2);C、(28+36)÷2。②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5时平均每时行60千米,后3时平均每时行56千米,这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A、(60+56)÷(5+3);B、(60+56)÷2;C、(60×5+56×3)÷(5+3)。(四)课堂总结(学生总结)教师:解答求平均数应用题应注意哪些问题?①明确问题求的是什么平均数;②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五)布置作业课本P15:1,2,3,4,5。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较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巩固平均数的意义以及求平均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其中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难点。通过准备题与例1的对比突出重点,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讨论、尝试例2,培养学生独立解答问题的能力,从而突破了难点。本节新课教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教学例1,加深对平均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的理解,共分3层。第一层:由准备题与例1对比,找出异同点;第二层:由问题出发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层:列出分步和综合算式。第二部分:教学例2,强调根据题意确定算法,可分3层。第一层:出示例2,审题找出与例1的异同点;第二层:分组讨论解题方法;
查看更多
美丽****k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五年级数学教案精编

文档大小:1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