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学反思.docx / 文档详情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学反思.docx 立即下载
2025-08-18
约6千字
约11页
0
1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学反思.docx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学反思.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学反思1《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和《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两个课时,可以说这两节课都很难,如果就教师自己讲,依据以往的经验,效果不太好,所以我们备课组经过备课研究讨论,在某些环节设计学生活动。我在一班先上的第一节课,设计了让大部分学生在纸上画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图解,让几个学生在黑板上画,学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都想上黑板去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对于第二节《基因的显性与隐性》这节课,我采取的措施是先用一个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如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他们的孩子却是单眼皮?这是为什么呢?带着疑问我们去看书,学习孟德尔的遗传学规律,当学生看到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得到的子一代都是高茎,有同学不禁问?矮茎豌豆的性状到哪里去了,学生们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都争执的面红耳赤,最后得出结论: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d并没有受D影响,还会遗传下去,在它的后代中有所体现。学生们对此部分特别的感兴趣,尤其是在画遗传图解时,他们都想亲自动手去画遗传图解,包括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也积极向我询问,“老师,你看我画的.对不对,”“我错在哪了”等等问题,当我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时,对的同学兴高采烈,不对的同学低头继续画,都特别的认真,所以我在想,如果每一节课学生的积极性都这么高,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学反思21、这节课导入的时候,利用创设情景,提出了一个问题:父亲是双眼皮,孩子就一定是双眼皮吗?这个问题一下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知识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让学生学得有兴趣。新课程强调从小养成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只有主观上愿意学,有兴趣,有好习惯,才有可能学好生物学,可以说积极参与在教学中必不可少。2、在本节课中,教师如果像通常情况下,把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现象及结果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的思维就不会调动,不用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体验去探究理解,只要把老师讲的记住,就算完成任务,而本节课我先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从问题出发,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问题。“高豌豆与矮豌豆杂交的后代F1豌豆表现出怎样的性状?”让学生进一步猜测,然后教师话锋一转“杂交豌豆为什么只表现高的呢?”然后让学生尝试写出遗传图解。”又引导学生把基因图和性状进行对比,自行总结出结论。学生在老师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下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赢造一个师生交流、思维碰撞,共同创新的平台,使课堂成为学生体验和获得知识的动态过程。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追求,即对人的'关注,实现了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同时改变了教师的课程观,实现教学相长。不足之处:这节课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无法兼顾所有学生,感觉有一部分学生不是很能理解,可能需要放慢讲课的速度,尽量把难点反复强调,讲解清楚。《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学反思这篇文章共字。展开全文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学反思3今天初二生物的教学内容是《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重点、难点都是理解基因的遗传,基因对相对性状的控制。学生学的认真,老师也就教的轻松。学生若没有热情,你使尽百般解数也无济于事。今天三、四节连上两班,3班在先,4班在后,两个班对这一课的热情、态度截然不同,效果也完全不同。4班的同学可能早就关注这个内容了,一进入话题,他们就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些预料中难以理解的东西竟然在我的三言两语点拨中就解决了。我对教材的处理是这样的,两部分内容,重点放在基因的显隐性上,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分为三大步,第一步,提出问题,如果一个生殖细胞中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是A,另一个生殖细胞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a,则形成的受精卵的基因组成是Aa,这种基因组成控制的性状是怎样的?第二步就引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几个问题:1、为什么选豌豆作实验材料?2、该实验研究豌豆的哪对性状?3、实验结果是怎样的?4、孟德尔得到了什么启示?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就自己根据这几个问题去研读课本。然后讨论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并归纳:1、生物的性状之所以有不同表现形式,是因为它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且这对基因的不同组合形式决定了不同的表现形式。2、相对性状有显隐性之分,两对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即为显性性状。3、基因也有显隐性之分,当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组合在一起时,表现为显性性状。这一步要讲清几个概念:纯合体;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还应讲清几个规律:基因分离规律;基因自由组合规律。不需要很准确、科学的概念,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学反思

文档大小:1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