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 [优选]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3、品读语言,感受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教学流程一、初读课文,感知美1、揭示课题。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日光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道走进西部,走进拉萨,欣赏那里的迷人风光。揭示课题后,可问学生:从课题看,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让学生简单说说。2、自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里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朗读时间)(2)认读生字新词。拼音去掉,用开火车领读的方式,读生字新词(相机引导学生要读出感情来)。你们能为这些生字再找些新朋友吗熆扇醚生在黑板上写下来。3、交流反馈。(1)指名朗读课文。(2)交流读书收获。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弄明白拉萨天空的特点,使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把握。4、写字指导。(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字形,看看这些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写才漂亮?(1)交流汇报。(教师可抓住一些比较难写的字进行范写,如“忍”“帘”等字。)(2)练习临写。(此时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以营造写字的氛围,教师巡视进行指导。)二、精读课文,体会美1、精读第一自然段。(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这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2)引导学生品读比喻句。这句话写的是什么?把“拉萨的天空”比作了什么?这样写你觉得怎么样?2、精读第二、三、四自然段。(1)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课文是怎样具体来写的呢?让学生自由阅读第二、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并用笔把那些最能体现拉萨天空特点的语句勾画出来。(2)同桌交流。(3)让学生从第二、三、四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来朗读,读出感情。3、精读第五自然段。先看图,再读文,图文结合体会意境,感悟比喻的精妙。4、让学生说说自己精读课文后的感受。三、诵读课文,传达美1、创设情境,并自主诵读。同学们,刚才我们在作者的引领下一同走进了西部,走进了拉萨,欣赏了拉萨的天空,感受到了拉萨天空的迷人风采。现在有一批外国友人要去拉萨观光,你们何不借此机会先向他们介绍一下,使他们对拉萨的天空有个鲜明的印象。想一想,怎么介绍才能把拉萨天空的美传达给他们?2、模拟情境,尝试介绍。(让部分学生扮演游人)四、开设作业“超市”,自主选择练习1、小组之间开展写字或听写词语比赛。2、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3、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4、把这篇课文背诵给家长听,让他们感受和分享拉萨天空的美。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3个生字,两条绿线间的4个字只识不写。3、凭借具体语文材料,体会作者对拉萨天空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凭借具体语文材料,体会作者对拉萨天空的赞美之情。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感知美1.揭示课题。(1)指名读课题。(2)你们知道拉萨吗?你是怎么知道的?(3)课件出示中国地图,简介拉萨: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市内玛布日山(红山)上有建筑宏伟的布达拉宫。2.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尤其是那儿的天空,更让人神往。你闭上眼睛,听老师来读一读这篇美文,你也会喜欢上那儿的。(课件放音乐)问:听完了这篇美文,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学生交流。3.自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把不懂的和喜欢的地方做上记号。不懂的问题自己先解决,实在不懂的可进行小组讨论,再不行,就留着和老师一起解决。(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者语句认真地品读一下。二、品读课文,体会美1、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这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2)课件出示:欣赏拉萨的天空(组图)。(3)引导学生品读比喻句。这句话写的是什么?把拉萨的'天空比作了什么?这样写你觉得拉萨的天空怎么样?(4)多蓝的天空啊!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吧!2、第二、三、四自然段。(1)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课文是怎样具体写的呢?自由读第二、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并用笔把那些最能体现拉萨天空特点的语句勾画出来。(2)同桌互相交流,朗读自己所勾画的语句,看看怎样朗读才能把拉萨天空的特点表现出来。(3)第二段课件出示图1: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A、你能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什么?(拉萨位于海拔3700米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那儿的天空总是那么近,好像伸手就能摸到蓝天。)B、指名读。

一吃****书竹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