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七台河市重点中学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17年2月25日,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白金汇海航酒店发生火灾,造成了多人死亡、受伤的重大事故,在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有毒气体() A.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下方 B.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上方 C.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上方 D.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下方 2、用天平和量杯称量某液体时,量杯及杯中液体的总质量记为m,杯中液体的体积记为V,根据称量的数据作出m-V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 A.该液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量杯的质量为5g C.液体的密度是0.8g/cm3 D.20L这种液体的质量为50kg 3、将水分子、质子、氢原子、夸克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正确的顺序是 A.水分子、质子、氢原子、夸克 B.氢原子、水分子、质子、夸克 C.水分子、氢原子、质子、夸克 D.夸克、质子、氢原子、水分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水作为发动机的冷却液,是因为相等质量的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水升高的温度会更高 B.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它与燃料是否完全燃烧无关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随着科技的发展,汽油机的效率达到100%是可能的 5、下表给出了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请根据下表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密度(kg/m3)物质密度(kg/m3)纯水1.0×103冰0.9×103煤油0.8×103干松木0.5×103酒精0.8×103铜8.9×103水银13.6×103铅11.3×103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不同的物质,密度可能相同 C.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D.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相同 6、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A为激光笔,B、C是平面镜,P为台面,未放重物时,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为点D,当把重物M放在台面P上时,台面将发生微小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 B.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C.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D.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 7、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中,下列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a)中,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b)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c)中,平面镜中是狗狗的虚像,若狗狗后退像将变小 D.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所以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8、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50m 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是1m/s C.课桌上的橡皮掉到地上时间约1h 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是15mm 9、以下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消毒柜里的紫色光是紫外线 B.电影幕布粗糙不平,是利用了漫反射 C.小孔成像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D.绿叶呈绿色是因为它能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色光 10、关于质量和密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质量的大小与位置有关 B.体积越大,物质密度越小 C.质量越大,物质密度越大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在以下四种透镜或面镜中,能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是__________(凸透镜/凸面镜/凹透镜/凹面镜),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________(凸透镜/凸面镜/凹透镜/凹面镜) 12、体育用品大厂Nike正式推出首双“自绑鞋带”运动鞋HyperAdapt1.0,该鞋的鞋带表面比较粗糙,目的是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我们能从不同位置看到该鞋,是因为在其表面发生了______反射. 13、如图是以相同速度、向同样方向前进的卡车和联合收割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下同)若以卡车为参照物,联合 收割机是______的. 14、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______,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若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将增大______。 15、如图所示,来自远处的物体发出的光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_____(填“远视眼”或“近视眼”),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若不戴眼镜,还想看清楚远处的物体,人应该_____(填“靠近”或“远离”)物体。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 过程与装置①

夏萍****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