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郓城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对于下列实验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去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小 B.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空气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大 C.提起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厚玻璃管中的空气被压缩时,管内空气的内能减小 2、雨过天晴,彩虹映日,清风习习,凉爽怡人。世界显得特别明亮!尚老师漫步在莲花池畔,看到湖水清澈,湖面上蓝天白云、树影倒映。好迷人的雨后美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雨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小水滴,太阳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空气中的水滴,经反射、折射后会形成彩虹。观看彩虹最好面向着太阳光; B.水蒸发时能吸收大量的热,所以雨后会感到凉爽; C.雨后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大大减少,阳光传播阻碍减小,会感到特别明亮; D.尚老师看到湖面的倒影,是因为光的反射。 3、“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让寒山寺声名远扬,诗句中客船里的人听到的钟声主要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到人耳的() A.客船 B.水 C.空气 D.地面 4、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把钩码挂到弹簧秤的挂钩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5.4N B.钩码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C.称量时挂钩和钩码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称量时弹簧秤中的弹簧在拉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 5、用烧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与烧杯共同质量m和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烧杯质量是40g B.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的 C.乙液体的密度是1g/cm3 D.乙液体的密度是1.67g/cm3 6、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在耳孔中塞上一团棉花 B.在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 C.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D.关闭所有的电源和不用任何机器 7、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四种光学元件的作用:①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②只有平面镜能成虚像;③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④只有凹透镜能矫正视力;⑤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8、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65℃ B.篮球的直径大约为20dm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l.3m/s D.一枚普通鸡蛋的质量大约是200g 9、小超同学用相机拍摄下了八中校徽,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镜头是凹透镜 B.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C.乙照片比甲照片的像距大 D.在焦距不变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应将照相机适当远离校徽 10、下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则 物质铁水银酒精钨熔点/℃1535-39-1173410沸点℃2750357785927A.铁在1800℃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用金属钨制作白炽灯的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 C.在河源地区可以用酒糟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D.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最低气温可达-52.3℃,这时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当地气温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如图所示是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实物连接图,请按要求回答: (1)图甲中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泡________的电流. (2)如果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测出的电流是________A. (3)如果要用电流表测通过灯L1和L2的总电流,且只允许移动一根导线,应将导线_______(填“a”“b”或“c”)的右端接在电流表的______(填“-”“0.6”或“3”)接线柱上. 12、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雷电发生时常常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_____。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里,小立同学看到闪电后约6s听到雷声,小立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_____m。 13、如图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时间是3000s,步长是0.5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__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是___的. 14、夏天对着开水杯“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____,使水温下降。冬天,有的同学在擦眼镜时先向眼镜“哈气”,使眼镜变得潮湿更容易擦干净,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发生了____现象,此现象是一个____热过程。 15、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

努力****承悦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