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龙口市兰高镇兰高校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15℃)下,空气中的声速小于水中的声速 B.声呐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 C.“蒙面歌王”节目中观众是通过音色猜出歌手的 D.超声波在医学上能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2、关于机械运动及其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楚人“刻舟”而不能“求剑”是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造成的 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物理上若说“沉舟”是静止的,是以河岸为参照物 D.研究物体运动,选取地面做参照物是最适宜的,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3、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对任何参照物而言结果都是相同的 B.所说的参照物就是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仅是以它作为研究其它物体运动的标准 C.自然界无所谓运动和静止 D.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往往以地球为参照物,因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4、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B.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 C.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 D.乙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 5、下列关于地球附近物体受到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B.重力的方向是垂直水平地面向下的 C.g=10N/kg,表示1kg=10N D.悬浮在高空中的热气球不受地球的重力 6、图所示的实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A.飞艇能够在空中飞行 B.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C.吸盘式挂物钩吸在墙壁上 D.利用拔火罐进行治疗 7、下列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A.水凝固成冰 B.酒精蒸发 C.水蒸气液化成水 D.钢水浇铸成钢锭 8、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蜡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 A.凸透镜位于a点左侧 B.凸透镜位于b点右侧 C.蜡烛在a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D.蜡烛在b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9、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 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 10、测量窗户玻璃的尺寸,选择下面哪种测量工具?() A.卷尺(量程5米,分度值1mm) B.皮尺(量程50米,分度值1cm) C.刻度尺(量程为20cm) D.游标卡尺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地球表面的空气密度为,冬天取暖用的暖气片一般安装在窗户的________面(选填“上”或“下”),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 12、如图所示,如图中圆筒的直径d为_______cm;如图中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 13、如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cm. 14、如图所示是家庭装修中常用的“水钻”,它在给墙壁钻孔时,钻头与墙壁间摩擦,使钻头的温度升高,工人向钻头注水使其降温,可以看到钻头周围有“白气”产生,这是水蒸气发生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水在_____℃时密度最大。 15、同学们同时在实验室分别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套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组装实验器材时,他们应根据______来确定铁圈的高度,水沸腾后,用甲、乙两套装置测出的水沸腾时的温度并不相同,你认为此时水的沸点应该更接近______°C。停止加热后,甲图烧杯和乙图烧瓶内的水并不会立即停止沸腾,原因是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当水温上升到90℃后,小明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然后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从图象中可知水的沸点是__℃,停止加热,小明发现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_______; (2)结合甲、乙两图,请你对本实验提出一条改进建议: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7、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雨巷****可歆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