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奎文区五校联考物理八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B.成语“震耳欲聋”主要是指声音的音调很高 C.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2、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3、每年的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如果不注意保护眼睛,会导致近视眼或者远视眼。如图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光路图,则对小明眼睛的判断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正确的是() A.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B.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C.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4、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夜晚,月亮在云层中穿梭,李倩说云层是绝对静止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眼看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则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小欣与王佳上学时并排而行,则他们是相对静止的 5、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试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变大 C.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 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 6、为了证明碘的升华,两位同学实验的方法如图甲、乙所示,两试管中都出现了紫色烟雾.已知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35℃、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由上述信息判断 A.乙的方法更能说明碘直接发生升华 B.实验过程中碘发生升华时要放热 C.碘升华是由液态变为气态 D.乙装置中,水沸腾后,试管内才会出现紫色的烟雾 7、有关物态变化,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8、冰遇火会熔化。但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却能“削冰取火”。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万毕术》中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古人将冰磨成一种冰透镜,让太阳光射过去并会聚起来点燃艾草取火。以下关于冰透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冰透镜取火时利用了光的折射 B.制作冰透镜时,要把冰磨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形状 C.冰是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需要吸热 D.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9、养蜂人通过听蜜蜂飞出去和飞回来时的嗡嗡声就能判断蜜蜂是否采到密,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声音的哪个特征?()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10、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A.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km/h B.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m/s C.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km/h D.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m/s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如图所示,用手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声音是由钢尺__________产生的,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声音的_________发生改变.钢尺的振幅越大,声音的_________越大. 12、如图,是小米公司研发的智能小爱音箱,支持WiFi无线连接,可以进行播放音乐、电台等众多内容。小爱音箱与手机连接时是通过___________来传递信息的,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m/s,小爱音箱的核心部件是扬声器,扬声器的原理与___________(选填“发电机”或“电动机”)大致相同。 13、夏天在卖海鲜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有较低的温度和熔点,而且冰在____(填物态变化)过程中要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4、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完成对接,此时若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神舟十一号”是______的。宇航员在“天宫二号”中处于失重状态,当宇航员返回地球时,宇航员的质量将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5、座钟钟面正对平面镜,在镜里见到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座钟实际指的时刻是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某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了“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后,接着又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

小琛****8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