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郓城第一初级中学物理八上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A.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物质的密度小 B.对甲物质而言,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C.甲物质的密度是乙物质密度的4倍 D.乙物质的密度为1.0×103kg/m3 2、关于一枚铁钉和一块泡沫的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钉的质量一定大 B.铁钉的密度一定大 C.泡沫的质量一定大 D.泡沫的密度一定大 3、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A.脚踏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的 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 4、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声打交道,以下有关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人类用语言表达信息、情感、并进行交流,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B.乙图中暖气管能把敲击声传遍楼内各处,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 C.丙图中利用声呐确定鱼群的位置,说明超声波可以在水中传播 D.丁图中在公路两旁设置声音屏障,说明在声源处可以减弱噪声 5、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液体密度为1g/cm3 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C.量杯质量为40g D.2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 6、将2.5kg/m3换算成以g/cm3为单位的正确换算式为() A.2.5kg/m3=2.5kg/m3=2.510-3g/cm3 B.2.5kg/m3=2.5=2.5103g/cm3 C.2.5kg/m3=2.5kg/m3=2.5103g/cm3 D.2.5kg/m3=2.5=2.510-3g/cm3 7、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学校附近禁止鸣喇叭,是从防治噪声产生方面来控制噪声 C.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首歌曲,我们能根据音调分辨出所用乐器 D.蝙蝠在飞行时靠超声波探测障碍物和发现昆虫,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8、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A. B. C. D. 9、下面所给的四个物体质量最接近150g的是() A.一块橡皮 B.一个苹果 C.一个鸡蛋 D.一瓶矿泉水 1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在岸边看水的深度比实际浅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 C.雨后初晴的夜晚,为了避免踩到积水,迎着月光走时应踩亮处 D.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是因为在空气中声速大于光速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那么反射角是______,要想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成40°角,入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应为______。当光垂直镜面入射时,反射角等于______。 12、2016年2月,人类首次宣布探测到引力波,而爱因斯坦早在100多年前就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此次探测到的引力波是来自于距离我们13亿光年处的两个巨大黑洞的“相撞”,则上文提到的光年是_______(填写物理量名称)的单位。 13、一水杯装水放在冰箱冷冻室后,结满了冰,且冰面正好与杯口相平,此时杯与冰的总质量为83g,当冰全部融化后,需向杯中加水7mL,水面正好与杯口相平(ρ冰=0.9g/cm3)。则杯子的容积为_______cm3,杯子的质量为______g。 14、和大多数物质一样,汽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气温的下降,汽油密度会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受此因素影响,在每吨汽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升(每立方分米)汽油的价格会_______(选填“上调”或“下调”)。 15、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_______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运动.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小需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A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由A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画出图象如图乙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 (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是_____cm,凸

邻家****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